舉個栗子:人口就像是氣球和高壓鍋里面的氣體份子,當氣球和高壓鍋里面的氣體分子處于正增長的狀態(tài)下,氣球和高壓鍋內部的壓力就會越來越大,當總量還處于安全閥值之內的時候,氣球和高壓鍋還能承受,可是一旦氣體分子總量超出了安全閥值……
“砰!”
如果想要將氣體分子控制在安全閥值之內,就只能想辦法將壓力宣泄出去。
也就是減少人口的總量。
讓氣球和鍋壓鍋內部的氣體分子們自相殘殺是一辦法,打開口子向外宣泄也是一種辦法。
前者就是中原堂口歷朝歷代所不斷經(jīng)歷的改朝換代——當人口的總量通過一場又一場的戰(zhàn)爭被消耗降低之后,氣體分子的總量自然也就降到了安全閥值之內。
只不過,這種作法就跟在氣球或者高壓鍋上戳個洞的玩法一樣,最后的結果就是人口總量的問題解決了,一個朝代也廢掉了。
而打開氣球的口子或者打開高壓鍋的泄壓閥主動向外泄壓的玩法就比較穩(wěn)妥一些,相對來說也更可控一些。
朱勁松的計劃就是先推動大明的人口數(shù)量增長,然后再通過對外擴張的方式來解決人口增長過快的問題,等兩者之間達到了一個平衡點之后,再通過各種政策來干預大明的人口增長。
這里面又涉及到一個人口紅利的概念。
再舉個栗子:小日子過的不錯的倭奴當初喊著三個月內入主中原,最后為什么會失敗?
不是因為傻賊鷹的干預,也不是因為小日子軍隊不給力,而是因為小日子國小民寡,后勁不足,而當時的中原堂口雖然積弱多年,但是龐大的國土面積可以實現(xiàn)空間換時間的戰(zhàn)略,四萬萬人的人口基數(shù)也保證了后續(xù)的戰(zhàn)爭潛力。
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那么不妨回過頭來看看被小日子干掉的棒子、被沙鵝跟漢斯貓瓜分的波蘭老表,還有后續(xù)漢斯貓的失敗。
說白了,人口的正向增長在帶來巨大的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潛力,哪怕是跟其他國家對拼消耗也能耗死別人。
朱勁松現(xiàn)在就是打的這個主意。
想了想,朱勁松干脆笑著說道:“那班加西的事兒就這么定了,回頭曾卿派人去聯(lián)絡路易十六和皮埃爾,告訴他們,咱們大明現(xiàn)在的重心并不在西昆侖那邊兒,所以要將班加西暫時交給法蘭西代管。”
大概將班加西的事兒定下來之后,曾誠又接著躬身拜道:“陛下,因為哈米斯父子的操作,使得原本已經(jīng)出現(xiàn)亂象的歐羅巴、西昆侖等地再一次安穩(wěn)了下來,最起碼三、五年之內應該不會全面開片。”
朱勁松臉上的神色也迅速晴轉多云。
一開始的時候,大明還真不希望整個小破球全面開片,畢竟一個稍微穩(wěn)定一些的小破球能讓大明得到更多的利益。
但是英格蘭的喬治三世就像是攪屎棍子一樣忽然間攪起了歐羅巴的風云,而哈米斯這個沙雕又公然懟了小破鍋五大善人。
兩件原本沒什么關系的事兒聯(lián)系到一起,就產(chǎn)生了相當神奇的催化效果——大量不滿小破鍋五大善人的國家都生出了別樣的心思,打算趁著小破鍋五大善人內訌的時候給自己謀福利。
現(xiàn)在好了,英格蘭跟法蘭西之間的議和條約雖然還沒有真正簽署,但是這場起因十分莫名其妙的戰(zhàn)爭總算是打完了,而哈米斯那個沙雕玩意就更不用多說,班加西剛剛支愣起來就被一巴掌給拍死了。
雖說班加西實力不強,自身還被法蘭西殖民統(tǒng)治了多年,但是再怎么垃圾的班加西,也不是人人可以隨手拍死的吧?
那么問題來了:大明拍死班加西一共動用了多少兵力?
答:大明駐班加西港軍事基地的總兵力大概在一萬人左右,而拍死班加西則是動用了大概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