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被派到焦家莊催糧的是東安縣衙戶房的劉司吏。
這位劉司吏是縣令劉同仁的堂弟,叫做劉同謙。
是個秀才出身,沒考上舉人,就跟著堂兄劉同仁一起來到東安縣上任來了。
縣衙六房里最有油水的就是戶房,管的全縣的錢糧事務,隨便動動手腳,就能富得流油。
劉同仁這個知縣雖然是個新手,但是卻也懂得在這個肥缺上安排上自己人。
自從黃順告發自家主子焦鵬舉結交吳三桂反賊那件事之后,劉同仁這個知縣算是在永州府和湖南巡撫衙門都排上了號。
劉知縣因此對于黃順更加看重,心里雖然看不起這廝賣主求榮的行徑,但是卻又指望著黃順能夠幫助自己多弄出點政績來。
就是我既嫌棄你,還要你給我干活。
至于黃順用什么手段,會不會逼得百姓造反,那不管他縣太爺的事情。
等到自己再搞出點政績出來,再托托關系調任其他地方,就算東安縣留下一地爛攤子,也不需要他來操心了。
對于知縣來說,能夠及時足量的遞解錢糧給朝廷,那就是最大的政績。
劉知縣顯然也是這么認為的。
整個東安縣總共被永州府衙門給攤派了兩千石糧草,劉同仁就分配給了黃順五百石,可見對他的“看重”。
興許,這位劉知縣還巴不得黃順被村民打死呢。
打死了自己正好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平亂,既能得來糧食,還能多撈一筆平叛的政績。
沒有一個好人。
這次劉同謙來焦家莊催糧。除了帶著兩個戶房的書吏之外,還帶著東安縣巡檢司的副巡檢和十幾個巡丁。
巡檢司大概相當于后世的武警和民兵聯合體,作為一縣人數最多的常備武裝力量,一般編制都在一百人左右,承擔巡邏、偵緝、捕盜,鎮壓民亂等事宜。
這次帶著巡檢司的人來焦家莊,表面上看是知縣給黃順撐腰,震懾那些刁民。
二來其實也有警告黃順不要耽誤征糧差事的意思。
這些巡檢司的兵丁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人,大多數都是地面上混混青皮出身,平日里欺負普通百姓,搜刮一點油水。
這次能跟著一起去吃大戶,打秋風,自然樂意。
沒有人會覺得這么一趟公差能有什么風險。
劉同謙騎著一頭毛驢搖搖晃晃,副巡檢則是騎著一頭大騾子。
其他人都是不行跟在后面慢悠悠的走。
朝廷連年打仗,馬都被征走了,能有毛驢和騾子騎都很不錯了。
走著走著,隊伍忽然停了下來,劉同謙騎在毛驢身上搖的有點迷糊,睜開眼睛問道:“咋不走了?”
一個巡丁回答道:“前面遇到了劫道的。”
眾人看去,就看見前面的路上站著一個鐵塔似的漢子,肩上扛著一根用布包著的長條形物體,站在路中間,叉開腿,歪著頭看著他們。
一副很吊的樣子。
一群巡丁都笑了起來。
“還真有不怕死的,劫道劫到咱們巡檢司的頭上了,不知道爺爺們干的就是抓賊捕盜的活嗎?”
副巡檢揚起腦袋長大鼻孔罵罵咧咧,吩咐手下準備家伙,活捉這個腦子進水的剪徑蟊賊。
巡丁們大笑起來,也罵罵咧咧的解下背上的弓,抽出腰間的刀,鬧哄哄的就要上前捕盜。
然后就看見那盜將肩上扛著的那長條物事端平對準了他們。
有人認了出來,大叫道:“是火銃!”
然后就聽見砰地一聲,那盜身前一股白煙升騰而起。
再然后巡丁們就看見他們身邊騎在騾子上還仰著腦袋大笑的副巡檢大叫一聲栽了下來,撲到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受驚的大黑騾子往前一沖,正好撞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