賊報功,甚至自己被迫從賊的事情也會被牽扯出來,到時候大家一起完蛋。
還要一件讓他窩火的事情,就是駐守永州的綠營鎮守阿爾托逼著永州知府籌集冬季糧草和軍餉,說是要給綠營官兵籌集到足夠的過冬糧草冬季取暖銀子。
永州官場人人都知道阿爾托這個旗人鎮守官貪婪殘暴,這些糧草銀錢最后大部分都會落入他的口袋。
但是沒辦法,人家是旗人,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滿洲正黃旗的旗人,是康熙皇帝跟前的紅人,輔政大臣索額圖曾經的家丁,跟著索額圖在平定三番叛亂的過程中立了功勞,因此才得了這么一個永州綠營鎮守官的職務。
這廝嫌永州窮鄉僻壤,一直想要換個富余豐饒的地方當鎮守,最好是江南一帶。
但是他畢竟只是索額圖手下一個小小的家丁,對外可以靠著索爾圖的名頭唬人,但是自己心中卻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所以才要拼命的搜刮錢財,好用來打點鋪路,給自己換個好地方任職。
永州府上下都知道阿爾托的為人和目的,但是沒有辦法。
雖然在湖南地界上,長沙還有一個八旗駐防衙門,駐防衙門的最高長官稱為將軍。
而綠營兵卻實際上屬于各省巡撫或者總督統轄,跟八旗駐防衙門是兩個系統。
巡撫或者總督往往有自己的直屬衛隊,稱為標兵。
總督的標兵稱為督標,而巡撫的標兵稱為撫標,因此總督和巡撫往往不親自統領綠營。
一省當中親自統領綠營兵的最高將領為提督,以下分別為總兵官、副將、參將,游記、守備等武職。
而鎮守官更相當于清廷派出的監軍,雖然表面上只有監督權,但是實際上綠營各部的主官都得看鎮守官的眼色行事。
永州知府被阿爾托逼著籌集糧草搜刮金銀,他只好同樣逼著下面的各縣知縣去搜刮。
知縣接到任務,總不能自己親自去干,所以又往下繼續攤派。
縣衙典史,主簿還有新上任的巡檢乃至縣衙六房各方司吏天天被知縣叫去開會,逼迫他們帶人下鄉找地主們籌措糧草和軍餉。
而且知縣還很貼心的將東安縣的所有地主鄉紳都分片承包給了自己的各位屬下,分給馬典史的正好就是東安縣最大的兩個大地主楊村楊氏以及照莊人氏。
不是縣令照顧他,而是因為這兩家勢力太大,不光是家大業大,而且都有家中子弟在朝中為官,所以沒人愿意去得罪這兩家。
而馬典史因為上次的事情在縣衙一直抬不起頭,雖然他自己號稱英勇無畏打跑了賊人,可是別人心知肚明大概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去這兩家的“美差”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他的頭上。
去也不成,不去也不成。
這也是他最近窩火的最主要原因。
馬有祿心情極度不爽,正要出去帶人在大街上轉轉,找幾個不開眼的出出氣的時候,卻有衙役送過來一封拜帖。
“典史老爺,有位姓王的大爺說是您的遠房親戚,從廣西過來的,說是給您捎來一份家書,正在外面候著呢。”
馬有祿正煩悶,聞言脫口大罵道:“什么亂七八糟的,老子哪有什么遠方親戚?讓他滾!”
衙役聞言立刻往出走,準備趕人,卻又被馬有祿叫了回去。
因為他想起來了,之前那個反賊頭子沈墨放自己離開的時候約定的暗語就是從廣西來送家書。
“沒錯,是老子的親戚,趕緊請進來!”
馬有祿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
該來的終于來了,這反賊想讓自己干啥呢?
怎么忽然有點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