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千人一起動手,工程進度飛快在進展。
系統進入殖民時代之后,除了新增加的這些功能建筑,原有的一些功能建筑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
比如說市場。
系統的市場其實屬于一種虛擬交易場所,并不是那種實體市場。
目前可交易的只有糧食和布匹兩種商品。
糧食默認為小麥,但是也有一個稻米的可切換選項。
也就是說系統這個市場里只能交易小麥和稻米這兩種主糧,買或者賣都可以。
在處于游牧時代的時候,沈墨靠著連續搶了三個大地主的糧倉,所以糧食一直都是沒有短缺過的。
所以一直沒有用過市場的交易功能來購買糧食。
布匹也是一樣的,默然的商品只有粗布這一種選項。
同樣的,地主跌倒,沈墨吃飽,這三家地主的倉庫里也都有大量的布匹織物,所以沈墨同樣沒有使用過系統市場功能來購買粗布。
結算的單位都是以白銀為結算貨幣,最下單位是兩。
這次系統升級之后,沈墨發現市場的交易選項里也多了一些變化。
比如說原本只能交易小麥和稻米這兩種主食,但是現在增加了玉米和番薯這兩種雜糧作為可交易選項。
布匹也是一樣,除了最基礎的麻布之外,新增加了棉布以及絲織物這兩個可交易選項。
除了種類增多,市場的交易說明也更詳細了。
比如說糧食這一項,稻米或者小麥每年交易的數量不能超過一百萬石,玉米和番薯兩種雜糧交易不能超過兩百萬石。
且最少的交易單位以五百石起步,單次交易不能超過五萬石。
布匹每年交易的總數量也有限制,麻布每年不能超過五十萬匹,棉布不能超過十萬匹,絲織物(綾羅綢緞)交易不能超過一萬匹。
織物的交易以一百匹起步,單次交易不能超過一萬匹。
只要這些商品的交易價格都是買進來便宜,賣出去虧本。
換句話說就是從系統市場里購買以上商品的話價格比現實世界上市場主流價格要便宜許多,但是要把現實世界中的商品通過市場賣給系統的話,那價格同樣會比外面的市場主流收購價要低很多。
買賤賣更賤。
所以,這基本上等于系統鼓勵沈墨從系統市場中多購買東西,卻盡量不要把外面的東西賣給系統,那樣太不劃算。
對于系統市場的這些功能,沈墨是很開心的。
最少以后清廷要想用圍困的方式妄圖逼迫自己陷入斷糧的地步是不太可能的。
或者說以后自己的治下出現了囤積居奇的奸商,企圖抬高糧價,制造混亂,那么自己就可以依靠系統市場來跟他們打一場糧食價格戰,再加上刀把子在手中,玩不死他們!
雖然有交易限額,但是沈墨卻覺得足夠用了,心中很是滿足。
除了市場的這些新變化之外,畜欄也出現了新變化。
原來的畜欄只有加速牲畜生長這一個主要功能,現在卻多了一個培育牲畜家禽幼崽的新功能。
培育選項上目前只有豬和羊以及雞三種動物。
幼崽都很便宜,一只豬崽子兩百文,十只起步。
羊崽子貴一點,一只一兩銀子,十支起步。
小雞崽就便宜多了,一只十文銀子,一百只起步,也就是一兩銀子可以買一百只小雞崽。
看到這個新變化,沈墨很開心,但是沒有牛崽子還是讓他有些遺憾。
牛可是農業社會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尤其是南方地區普遍缺牛。
百姓要耕田,往往要去找地主家借牛或者找官府借牛,很多人都是十幾戶甚至幾十戶排著隊用一頭牛耕地犁地。
如果實在排不上的話,那就得全家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