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絕大多數人沒有見過真正的精兵是什么樣子,但是卻不妨礙他們對眼前這支軍隊嘖嘖稱奇,本能的認為這絕對就是一支精兵。
雖然還沒有見過他們實際的戰力,但是光是列隊站在這里,就給了他們強烈的安全感。
“咣咣咣……”
忽然一陣清脆的鑼聲響起,低聲喧嘩的人群立刻安靜了下來。
一名軍中禮兵長聲喊道:“沈總鎮到!”
眾人都聞聲看向了軍營門口,只見一身戎裝的沈墨手按腰刀,背后大氅隨風招展大步走了進來。
跟在他后面的則是李志遠,鐵牛等軍政主官,人人都是身穿戎裝,手按腰刀,神情嚴肅。
眾人看到這一幕,忽然有人高叫道:“沈總鎮威武,沈總鎮萬歲!”
然后人群就跟著呼應起來,萬歲之聲不絕于耳。
沈墨微微一怔,也不在意,一邊笑著舉手向人群示意,一邊在禮兵的引導下登上了高臺。
登上高臺之后,沈墨也沒有廢話,直接宣布授旗儀式開始。
兩名腰大膀圓的鼓手揮動結實的雙臂敲響了高臺兩側的兩面牛皮打鼓,急促的鼓點頓時響徹蒼穹,鼓點在人們的心中跳動著,引得人人心潮澎湃,不由自主的都激動起來。
鼓聲停歇后,由軍司馬常軍擔任唱禮官,按照戰斗序列點名。
被點到名的部隊全隊列陣以齊步的形式走到點將臺前重新列隊,然后哨長或隊長單獨上臺受旗。
沈墨以全軍主帥的身份將旗幟親手交給各部隊主官。
各隊主官面色嚴肅行禮過后,又轉身面向臺下連續揮動旗幟三次持旗歸隊。
歸隊后,全體士兵齊吼:“蕩寇!”,連續高呼三聲,方才列隊回歸之前的位置。
雖然目前只有五支小部隊,但是氣氛卻快速熱烈起來,許多百姓甚至最后都跟著舉臂高呼“蕩寇!”
最高潮的部分,也就是最后騎兵隊出場的時候。
五十名高大魁梧的騎兵身穿紅色甲胄,手舉戰刀,胯下清一色的高頭大馬,雖然都是策馬緩行,但是那股迎面而來的肅殺之勢還是讓根本沒有見過世面的百姓們長大了嘴震撼不已。
別說他們了,就是沈墨自己在臺上看這兒五十匹高頭大馬迎面而來都覺得心神有些動搖。
騎兵在古代是最強大的兵種果然不是沒有道理的。
正兵授旗完了之后,便是三個村的護村隊了。
不同于正兵每個哨都有旗幟,護村隊每個村只有一面旗幟。
雖然之前看著那些正兵的時候,許多村兵眼中既有羨慕也有自卑,但是沈墨給護村隊授旗的時候同樣莊嚴肅穆的樣子卻讓這些村兵們心里好受了許多。
許多人甚至暗暗發誓,一定要努力表現早點成為正兵。
授旗儀式完成,就代表這這支部隊正式建立了,剩下的就是創造歷史了。
……
與此同時,一路輾轉,又是牛車又是坐船又是走路的楊成鐸終于來到了衡陽府,找到了自己的大哥楊成澤。
楊成澤見到了狼狽不堪的三弟,聽說老家被一群悍匪所占,楊氏親族除了他倆盡數落入賊手后,驚怒不已,一腳踹翻了面前的桌案。
楊成鐸勸道:“大兄,稍安勿躁,還是想想該怎么樣盡快從賊人手中救回爹娘,搶回祖業啊!”
楊成澤陰沉著臉在地上踱了幾圈,面色猙獰咬牙切齒道:“你給我詳細說說那伙賊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