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勝現在東安縣城里也算是一號人物了,許多人見了都要拱手叫一聲:“戴老板!”
有些文雅一些的則稱呼一聲“戴先生”。
生意做大了,朋友也多了,所以在東安縣知名度也高了。
縣城諸位富戶鄉紳們捐獻錢糧,募集鄉勇壯丁準備守城的時候,戴文勝作為東安縣工商界的新秀,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主動向縣衙捐獻了五百兩銀子,而且還主動提出要帶著自己店里的十幾名伙計上城守城。
知縣劉同仁很是嘉獎了一番。
只是典史馬有祿看到戴文勝的時候很是驚訝,一臉驚愕。
他萬萬沒想到戴文勝這位反賊的情報頭子竟然跑來幫著知縣守城,而知縣竟然還一臉欣慰。
這一幕讓馬典史覺得很是詭異,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戴文勝對著馬典史拱手笑道:“守御鄉梓,人人有責。馬典史還請不要客氣,指派一處城墻讓我等守御。”
馬典史表情僵硬,看著一臉自若的戴文勝,苦笑著把他們分到了西城門,跟著一家姓陳的地主家里的二十幾名家丁協助巡檢司的士兵守衛西城門。
戴文勝對他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這位馬典史倒是個明白人。
整個東安縣城一片忙忙碌碌,能進入城中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但是城外還有很多百姓居住,可是城里卻放不下那么多人。城外的百姓進不去,只好在城外苦苦哀求。
知縣劉同仁卻下令堅決不許放人進來。
城外的游民混混們趁機渾水摸魚,搞得一片烏煙瘴氣。
……
東安縣城的情況沈墨自然也知道了一些,倒也并沒有太在意。
自己的形象被人污蔑造謠妖魔化,這是必然的事情,心里早都有所準備。
謠言這東西只能管用一時,時間長了,真相自然就會顯露出來。
既然做出了要拿下東安縣城的決定,沈墨就不再拖泥帶水。
第二天吃過早飯,鐵牛就帶著蕩寇軍出發了。
兩百騎兵打頭先行一步,鐵牛帶著主力稍后隨行。
東安縣城東西狹長,南北都是大山,所以只有東西兩座城門。
兩百騎兵一分為二,各撲一座城門。
騎兵當然不是用來攻城的,主要是為了維持兩座城門外的秩序,同時封鎖縣城,防止那些商賈大戶逃跑。
這些人跑一個沈墨都心疼。
那可都是行走的提款機啊。
縣城外面住的人遠遠超過城里面的人口,沈墨打下東安縣是要好好治理的,自然不希望城外發生騷亂。
當蕩寇軍的旗幟遠遠出現在東門外時,城頭上的人群出現了一陣驚呼聲,都驚恐不安地握緊了手中的武器,聽著那越來越近的馬蹄聲,心情極度的忐忑。
反賊人還沒到,城里的人心就慌了。
蕩寇軍的一百騎兵奔馳到東門外,為首的騎兵隊長一聲唿哨,一百騎整齊如一的勒馬停止,手中戰刀雪亮,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瘆人的光芒。
光是這一下子就讓城頭上的人心驚膽戰,口干舌燥。
饒是最沒有見識的人都看得出來這一百騎兵非常的精銳。
反賊竟然有這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騎兵,這縣城還能守得住嗎?
之前好不容易鼓起來的士氣人心只是因為反賊騎兵的一個初步亮相就有了大踏步消退的跡象。
知縣劉同仁看著一百反賊騎兵,也是膽戰心驚。
這伙反賊的形象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力。
就說眼前這支騎兵隊伍,別說是反賊了,就算說是朝廷的精銳騎兵他都相信。
甚至他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這些反賊難道是吳三桂的余部嗎?
吳三桂當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