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李志遠給出的優待條件共有三條:
第一,這些鄉紳地主所有的直系家人,只計算男丁。每人可以保留二十畝土地,其余的全部要充公然后重新分配。
第二,每家都只保留必要的生活費,其余家產糧食全部歸公。
生活費保留多少,按照家中人口多少來計算。
第三,廢除所有村民欠下的租子和高利貸。
第四,解除所有家奴的奴籍,日后嚴禁蓄奴。
留下的人必須改為短期雇傭契約,每月必須發放月錢,不得苛待雇工,雇工有權利隨時辭工。若有雇工上告,縣衙將嚴懲不貸。
第五條,縣衙將在縣城建立公立學校,家中凡有六歲以上十八歲以下的子弟必須送入公學讀書。
這五條,一條比一條狠,一旦實行下去等于將這些地主鄉紳的根子給挖斷了。
李志遠宣讀完畢后,堂下所有人的臉色都跟死了爹一樣難看。
許多人甚至暗暗咬牙切齒,恨不得將沈墨咬死。
對于地主們來說,沒有了田地和糧食,那基本身上就等于要了他的命。
堂中的氛圍陰沉壓抑,沒有一個人說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不愿不甘憤怒。
李志遠看到這一幕,冷哼一聲道:
“你們心中也許覺得這些條件都太苛刻,不過我倒是覺得我家主公太過仁慈了,最少還給你們保留了一部分能夠讓你們吃飽肚子的土地和家產,還有你們在城里的商鋪都給你們保留了。最重要的是你們和你們的家人性命都能保住。”
“諸位如果無法接受,也沒關系,本縣這就派人送你們回家。給你們機會你們不把握,那我們就自己拿回來,希望你們到時候不要后悔就行。”
李志遠說完起身也要離開,眾人依然沉默不言,直到李志遠快要走出大堂的時候,終于傳來一聲嘶啞無力的聲音:
“李縣尊請留步,我,我愿意接受。”
說話的正是田友年,說完這句話他身子一軟,整個人好像被打斷了脊梁一樣差點都站不穩了。
他根本沒得選,如果不答應,那到時候沈墨派兵去取,別說家產田地了,一家老小的命都保不住了。
這么一想,接受這些條件反而是最好的結果。
“我,我也接受!”
“還有我……”
田友年一開口,其他人更明白了直接根本無力抵抗。
現在他們就是砧板上的肉,性命隨時在別人手中捏著,容不得他們不答應。
最后所有人都親口表態接受這幾個條件,李志遠才重新回轉身,目光從這些人身上掃過,似乎有些失望他們的妥協,好想更希望他們不接受似的。
“既然如此,那就在劉司庫這里登記一下自家的人口土地和家產。提醒各位,莫要瞞報,否則一旦查出來就別怪本縣不留情面了。”
李志遠一拍手,原縣衙戶房司吏,現蕩寇軍總鎮署后勤處司庫劉同謙走了進來,在桌子上擺上一沓紙張和筆墨。
田友年長嘆一口氣,垂頭喪氣的走過去拿起筆寫了起來……
……
壓服這些地主鄉紳的同時,李志遠派人在縣城繁華地段以及東西兩個城門處貼出了一張布告。
布告是以蕩寇軍總鎮署的名義發布的。
主要內容第一是闡述蕩寇軍的使命,那就是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讓泱泱中華重新站上世界之巔,讓所有百姓都能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不會隨時遭受兵賊匪亂。
讓好漢能娶到好妻,好女能嫁到良人。老有所依,幼有所養。病了能及時得到救治,遇到不公之事能有官府主持公道。
一句話,讓天下百姓都能夠安居樂業,讓泱泱中華能夠海晏河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