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艘漁船。
抄了那么多地主的家,現在沈墨可以說是財大氣粗。
按照系統給出的建造說明,船塢里每天可以建造一艘輕帆船,二十艘漁船。
也就是要想全部完工,至少需要十天。
對于這個速度,沈墨很是知足。
要組建水師,有了戰船和水手還不夠,每艘船上還需要配備水兵。
這些水兵首先肯定要要求水性好,不暈船。
而且水面作戰跟陸戰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對于士兵的要求也不太一樣。
想了想,沈墨打算先從蕩寇軍中抽調一百名火槍兵和一百名擲彈兵來編成水師大隊。
每艘戰船上先配備十名火槍兵和十名擲彈兵,如此一來,發生水戰的時候短兵相接的話,沈墨相信自己的水師一定會形成碾壓式的火力優勢。
……
姚國泰兵敗的消息傳到了長沙的巡撫衙門以及長沙八旗駐防衙門。
八旗駐防將軍烏梁海根本就沒當回事。
湖南巡撫兼綠營提督龔永望倒是比較重視,下令讓永州知府劉光耀和永州鎮守阿爾托迅速出兵平叛,要精誠合作。
之前的戰敗鍋肯定是甩到了死了的姚國泰身上,對于劉光耀和阿爾托也只是申飭了幾句而已。
龔永望自然知道阿爾托是什么貨色,但是他也沒有辦法,誰讓人家的后臺是索額圖。
劉光耀雖然能干,但是綠營的指揮權在阿爾托手中,劉光耀根本指揮不動永州綠營。
這讓龔永望很郁悶。
不過,這時候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李光地因功升任永州總兵。
李光地是福建延平人,崇禎十五年生人,康熙九年中了二甲第二名進士,被選為“庶常館庶吉士”。
這個人是個鐵桿的大清忠臣。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在福建叛亂的時候,招攬他被拒絕,跑到了山里躲避。
而且還千方百計的用蠟丸給康熙報信,通報耿精忠要造反的事情。
康熙十七年,他被提拔為侍讀學士,稱得上皇帝近臣了。
結果剛當幾天官,他爹就死了,又回家奔喪。
今年鄭經派大將劉國軒來攻打福建沿海,李光地又募集鄉勇偷襲劉國軒,把劉國軒給趕回去了。
康熙一看李光地能文能武,就又給他升官了。賜翰林學士,升任永州總兵。
翰林學士是五品文官,但是永州總兵卻是二品武將。
以前永州是沒有總兵的,這說明永州綠營以及永州府的所有兵力都要歸他李光地管。
龔永望就是知道李光地,所以才會喜出望外。
李光地來了,東安縣的反賊還有好日子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