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圖也不會強出頭的。
李光卓親自擔任行刑手,一把將面如死灰的阿爾托踹的跪在地上,一刀砍掉了腦袋。
阿爾托一死,整個永州綠營為之震驚,軍紀立刻好了許多。
整頓軍紀的同時,李光地又四處招兵,將整個綠營兵擴充到了三千人馬。
同時還讓永州知府劉光耀搜集了不少船只,編練水軍。
到任半個月后,李光地親自率領三千永州綠營兵,由其弟李光卓做先鋒,乘船沿著湘江逆流而上,向著東安縣進發。
而這個時候,也是沈墨的水師剛剛成形,十艘輕帆船和一百艘漁船整齊地停靠在何家水師大營的碼頭上。
沈墨正在這里檢閱水師。
最后水師每艘戰船上,除了十名火槍兵和十名擲彈兵以及十名水手之外,沈墨還從各村村兵里面抽出了熟悉水性的五百人編入了水師之中。
這樣每艘戰船上包括水手在內總兵就有九十名水兵了。
如此一來,蕩寇軍水師也算是基本上擁有了一定的戰斗力。
這些村兵選拔來的水兵配備的都是輕弩,配備的更適合近身搏殺的短刀,還有各種適合靠幫作戰的鐵鉤長桿等水上作戰工具。
檢閱完成后,沈墨又給各艘戰艦進行了授旗儀式,每艘戰艦都有一面特定的旗幟。
水師統領是一名叫做鄭云龍的民兵,此人精通水性,對于指揮水戰很有一些天賦,所以沈墨認命他為水師統領。
水師成軍之后,鄭云龍帶領十艘戰艦在湘江上連日操練。
那些小漁船則放出去假裝打漁,順便可以充當偵察兵。
李光地的前鋒船隊剛進入東安縣境內就被發現了。
最先發現的倒不是水師的漁船,而是真正的東安縣漁民。
這些漁民驚慌害怕,駕船往回跑的時候,蕩寇軍的漁船得知了消息,急忙回來稟告了鄭云龍。
鄭云龍聞戰則喜,哈哈大笑,一面下令水師準備作戰,一面急忙派人去通知沈墨。
之前一直都是陸軍在建功立業,現在終于輪到水師了發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