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一道聯(lián)名折子,還讓永州知府劉光耀也上了一道折子,跟他們一起甩鍋給李光地。
劉光耀雖然覺得這樣有些不厚道,但是也沒有別的選擇。
李光地畢竟是主將,他這個永州知府卻很無辜。而且李光地估計也被反賊給殺了,所以讓一個死人背鍋就成了最正確的選擇。
不僅李光地要背鍋,他的弟弟李光卓也被下獄待罪。
甚至他之前殺了永州綠營鎮(zhèn)守阿爾托的事情也成了他的一條罪狀:濫殺旗人武將。
貪婪愚蠢的阿爾托在劉光耀的折子里都成了因為力諫李光地,勸說他謹慎從事,故而惹惱了李光地而被殺的忠勇之士。
之所以不敢瞞著康熙,并不是因為損失了三千兵,主要是因為李光地是康熙親自指派來擔任永州總兵的。
可以說是李光地是簡在帝心的,肯定不能瞞報的。
折子送到京城去了,三個人又商量了一下,決定在康熙的批示下來之前要做點什么,否則的話就顯得他們這些官員太無能了,搞不好會被皇帝也給問責的。
可是要做什么,一開始三個人沒有達成一致。
按照永州知府劉光耀的想法,就是趕緊調(diào)集周邊府縣的官兵齊聚永州,就算不主動進攻,也要防止東安縣的反賊膨脹之后來攻打周邊其他城池。
畢竟如果再有縣城陷落的話,他這個永州知府肯定是要被問罪的。
但是湖南巡撫龔永望卻不同意,他覺得各府都有反賊肆虐,根本沒有多余的兵力抽調(diào)出來。
一旦抽調(diào)了其他府的官兵,導致了當?shù)胤促\坐大,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所以他堅決不同意從其他府縣調(diào)兵,他兼著湖南綠營提督,不同意調(diào)兵的話劉光耀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龔永望的私心很明顯,一縣一府糜爛總歸好于全省糜爛。一縣一府糜爛,知縣和知府可以背鍋。
但是如果整個湖南省都糜爛了,那他這個湖南巡撫肯定要被問罪的。
至于八旗駐守將軍烏梁海更是無所謂,只要反賊不打到長沙,你們愛干啥干啥。
反正現(xiàn)在大部分的清兵都是漢人組成的,死再多他也不在意。
劉光耀氣的沒辦法,覺得這兩個人鼠目寸光,都是智障。但是干生氣沒辦法,人家都是上官,他只有聽話的份。
雖然不能派兵,但是卻可以做點別的。
最后三人決定,要對東安縣進行封鎖制裁。
首先就是在東安周邊府縣的水路陸路上設(shè)置關(guān)卡,嚴查從東安縣進出的人員船只,嚴防奸細。
其次禁止周邊的商人們往東安縣輸入各種物資,尤其是糧食以及鹽巴等關(guān)鍵物資。
用龔永望的話來說就是這叫做虛弱反賊之策,只要堅持制裁封鎖一段時間后,等到朝廷大軍再去攻打的時候,東安縣的反賊們就已經(jīng)虛弱無力了。
小算盤打的噼里啪啦的。
只是劉光耀卻對這個封鎖持悲觀態(tài)度。
反賊都有炮艦了,區(qū)區(qū)封鎖頂個屁用。
提早扼殺才是最好的選擇。
奈何上官們都是智障,劉光耀只能搖頭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