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造反實錄
沈墨帶著兩千正兵在零陵城外靠岸登陸,并沒有急著開始攻城,而是好整以暇地先扎下營盤,觀察零陵城的情況。
鄭云龍率領水師戰艦在永州和零陵之間的江面上游弋,一方面警惕永州的清兵,另一方面也阻斷零陵縣城派出求援的船只。
零陵知縣劉堯一看反賊并沒有立刻攻城,微微松了一口氣,一方面讓人趕緊出城去召集那些回家過年的鄉勇,一方面派人向著南邊的雙牌縣求救。
他已經從城頭上看見了反賊的戰船向著永州方向駛去,知道向永州知府求援是不可能了。
接過派去召集鄉勇的人直接一去不回,派去向雙牌縣求援的人也跑回了老家躲了起來。
反賊那么多,實力那么強,拿什么跟人家抗衡。不跑難道等死啊。
零陵縣城里的鄉紳富戶聽說反賊來了,一個個的立刻收拾財物往外跑。
永州雖然去不了,但是這些人在零陵鄉下都有田產老宅,實在不行還可以坐船跑到桂陽府去。
守城的巡丁擋不住,也不想擋,甚至有人也跟著一起跑路。
普通的百姓雖然也有些害怕,但是卻并沒太過擔心。
雖然官府口口聲聲宣稱反賊多么窮兇極惡,殺人如麻,但是民間也有民間的消息渠道。
都說那東安縣的反賊頭子沈先生是個斯文人,只殺作惡多端欺壓百姓的土豪劣紳,沒有作惡的是不會亂殺的。
而且還會把地主的田地拿來分給百姓,還會燒掉大家伙欠下地主的高利貸,甚至還會給大家發糧食。
至于廢除苛捐雜稅,打擊青皮混混這些措施那更不用說。
所以零陵縣的百姓雖然有點害怕,但是心里對于反賊還是有些期待的。
這其中自然就有已經提前一個多月跑到零陵縣潛伏的戴文勝的功勞。
表面上他是從東安縣逃出來的富商,對官員士紳宣稱沈墨多么兇殘,私下里卻派人四處散播沈墨在東安縣的種種措施來瓦解人心。
在沈墨攻城的前兩日,他已經離開了零陵城前往永州城繼續潛伏去了。
這次去還帶著姜寒酥的親筆書信,以應聘豐韻樓掌柜的為由去見白映波。
豐韻樓背后的金主是姜寒酥,白映波看到她的親筆信后肯定會全力配合的。
姜寒酥現在是沈墨的未婚妻,白映波這條線自然也就歸沈墨所有了。
對于那些逃出城的人,沈墨也并沒有下令阻止,任憑他們逃散。
只是快到黃昏的時候,沈墨讓讓兩千大軍在零陵城下武裝游行了一趟。
看著城下裝備精良,軍容嚴整的反賊大軍,零陵知縣瑟瑟發抖。
沈墨還讓已經調任蕩寇軍軍中宣教官的陳寒生帶著幾名跟他一樣大嗓門的士兵上前喊話。
陳寒生幾人拿著鐵皮大喇叭,對著城頭大喊道:“零陵縣的父老鄉親們,我們是東安縣沈先生的兵。沈先生愛民如子,這次帶兵來是為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的,大家不要害怕!沈先生說了,給大家一個晚上的時間,如果想跑的就早點跑,不想跑留來的只要不幫著韃子官府阻擋沈先生的大軍,沈先生進城之后就會給大家和東安縣的百姓一樣分田分糧,讓大家過上一個好年!”
“沈先生還說了,城里的人誰要是綁了知縣出來獻城,誰就就是大功臣。無論是誰,賞銀五十兩,而且還會給他記上一功。”
“你們只有一個晚上的時間,明天早上日頭出來的時候,要是還沒有人獻城投降的話,那沈先生就當你們是跟韃子官府是一條心的,那就別別怪我們不客氣了!”
陳寒生喊一句,后面的士兵就重復一句。
連續重復了好多遍,城頭上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聽到真的分田分糧,那些被強迫上來守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