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巖一戰,清廷寶慶府綠營自守備姜淮以下被殺者三百余人,被俘者近四百人,只有不足百人逃出生天。
要是守備軍的士兵弓箭能射的準一些,包圍圈能夠再嚴密一些,全殲這股清軍也完全有可能。
只不過東安縣守備軍訓練時間太短,若非主將指揮得力,又借助地形以逸待勞,突然襲擊,否則要想能達成這樣的作戰效果都是不太可能的。
打掃完戰場之后,孫翔讓俘虜們掩埋了他們的同袍尸體之后,便押著俘虜和戰利品出了山來到了之前登陸的地方坐船回東安縣。
期間遇到一艘邵陽縣巡檢司外出巡邏的船只,看見孫祥他們船上還插著寶慶府綠營的旗幟,以為是自己人過來打招呼,結果一個守備軍士兵不小心手中火銃走火,將一名巡丁給擊傷,嚇得這艘船掉頭就跑。
那士兵懊惱不已。
守備軍之中的擁有五百名火槍兵,其中兩百支火銃是來自楊村楊氏私藏的燧發槍,另外三百支都是沈墨從系統的槍炮鑄造廠購買的。
孫翔這次出來就帶了兩百名火槍兵,剩下的三百名分別在常遠和樊鵬飛手中。
這也是他們這次伏擊清兵的一個重要依仗。
弓箭雖然練習困難,但是火槍卻相對容易許多。
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守備軍的五百名火槍兵已經能夠嫻熟的裝填彈藥,并且最高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射擊三發,而且分段式射擊也演練的非常嫻熟。
所以即使跟這支清軍正面作戰的話,守備軍大概率還是會最終取勝的。
只是孫翔常遠他們考慮到守備軍剛剛成軍,若是第一戰就傷亡太大的話會對軍心產生很不利的影響,所以最終選擇了打巧仗。
一支精銳強軍的士氣勇氣都是靠著一次次的勝利積累起來的,守備軍剛剛成軍,軍心士氣還不夠堅定,所以需要用一場干凈漂亮的大勝來積累信心。
等到以后取得的勝利越來越多的時候在,這支軍隊的戰斗意志就會越來越堅韌頑強,再遇到正面對決的硬仗的時候就會表現的更加自信和從容。
一名神槍手是用子彈喂出來的,一支精銳強軍也是用不斷的勝利給喂出來的。
孫翔帶隊坐船沿著夫夷河逆流而上,直接大搖大擺在地新寧縣縣城外靠岸登陸。
新寧知縣嚇的急忙讓人關閉城門,害怕這伙反賊趁機奪城。
孫翔當然沒有奪城的打算,新寧縣比東安縣還小還窮,只要想打,隨時都能打下來,只是現在沒啥必要。
焦桐鶴看著那些船只問道:“將軍,這些船怎么辦?”
這些船只雖然不是什么大船,但是大大小小加起來也有幾十艘,如果直接丟棄不管實在可惜。
但是船又不能拖到岸上,也更不可能派人在這里看管。
孫翔一時也犯了難,抬頭看著不遠處人頭晃動的新寧縣城,忽然有了主意。
留下一隊士兵看守俘虜,孫翔帶著人大大方方地向著縣城方向走去。
新寧知縣本來正在城頭默默祈禱,祈禱這伙反賊不要過來。
本來眼瞅著反賊們好像沒有過來攻城的意思,心里稍微輕松了一點。
可是剛一抬頭就看見反賊大隊人馬大搖大擺向著縣城而來,知縣嚇得差點沒一屁股坐在城頭上。
城頭上被臨時叫上來的衙役捕快以及鄉紳大戶們的家奴們也一個個緊張起來,抱著手中的各式武器瑟瑟發抖。
隔壁東安縣出了一股十分強橫的反賊的消息,作為鄰居的新寧縣自然早都知道了。
這幾個月以來,新寧知縣每天都在擔心反賊打過來,吃飯不香,睡覺不安,就連好不容易睡著了做夢都是反賊打過來了。
短短兩個月,新寧知縣感覺自己老了十歲。
他有時候反倒開始盼著反賊早點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