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在后世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沈墨小時候還看過他的同名電視劇《于成龍》。
這位老兄大器晚成,四十四歲才出仕清廷,擔任剛剛歸附清廷治下的廣西羅城知縣。
按照他的話說就是“此行絕不以溫飽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帶著五六個仆人就去了羅城上任。
當時的羅城是一個真正的爛攤子,跟蠻荒之地沒有多少區別。
在于成龍之前,盜賊橫行,兩任知縣一死一逃,局勢相當混亂。于成龍到羅城時,這里遍地荒草,城內只有居民六家,茅屋數間,縣衙也只是三間破茅房。
他只得寄居于關帝廟中。沒過多久,跟著他一起上任的五名仆從或死或逃,就剩下他一個光桿知縣。
面對這種困境,擱一般人身上可能直接打道回府了。
但是這位老兄卻一點都不帶怕的,擼起袖子開始收拾爛攤子,采用“治亂世,用重典”的方法,在羅城為官三年之間,就使羅城擺脫混亂,得到治理,恢復了秩序,當地百姓的生活也變得安居樂業起來。
后來每到一地任職,都是政績斐然,清廉如水,從知縣、知州一路升到了福建按察使這種省一級的三司大員。
今年剛過年去了京城,在康熙面前奏對??滴鯇λ谋憩F很滿意,本來讓他擔任直隸巡撫,卻正好收到了湖南來的折子,知道湖南現在局勢混亂,湖南巡撫龔永望又是個保守無能之輩,所以就又讓于成龍接替龔永望任湖南巡撫兼綠營提督,節制全省文武。
于成龍帶著康熙最近剛編練出來的一千名漢軍火銃兵馬不停蹄地來到長沙,剛一到任,就立刻召集官員議事,主要商量剿匪平叛之事。
他看完永州知府劉光耀送來的那本《蕩寇集》,跟劉光耀一樣嚇出一身冷汗,同時也對沈墨這個反賊頭子生出一種由衷的敬佩來。
于成龍跟劉光耀這種出身地主階層的官吏不同,他是窮苦出身,最了解下面的百姓過的什么日子。
也知道百姓的苦日子全部源于地主和官府的雙重剝削,所以更能明白這本小冊子里的的政策,以及所描繪的理想國度對于一般人會有多么大的吸引力。
就連他自己看完之后都有些心神激蕩,忍不住的心神向往。
只是他很快警醒過來。
于成龍認為天下如今已經大定,無論是朝廷還是百姓,都不愿意再繼續打仗,不愿意再繼續混亂下去。如今造反,都只能讓天下重新陷入動蕩之中,黎民百姓又要遭受新一輪的荼毒苦難。
他是在萬歷年間出生的,滿清入主中原時,他已經二十二歲了。
雖然他也痛恨滿清八旗的殘暴不仁,但是隨著大勢所趨,滿清統治日益牢固,于成龍的想法慢慢產生了變化。
百姓們過得苦,滿清統治中原已經大局已定,沒有人能改變這個事實。與其憤懣痛恨,不如出去做官,還能為一方百姓謀些福祉,也算是為天下做些事情。
于成龍這么想,也是這么做的,所以在四十四歲的時候,終于接受了清廷的委任,去了偏遠蠻荒的廣西羅城縣當知縣。
他是六十八歲的時候去世的,當了二十四年官,死的時候箱子里只有一套官服,再無他物,時人感嘆不已。
這個人有操守,有能力,還有家國情懷,能夠從出仕到離世,二十四年的官途中能夠始終如一恪守初心,在滿清近三百年的歷史上也是極其少見又非??删吹摹?
比起后世知名度更高的所謂“日御六女”的紀昀之流,甚至包括曾剃頭李鴻章等晚清名臣更值得佩服。
長沙城中的官員們聞令急忙趕到了巡撫衙門,卻見新任巡撫兼提督于成龍一身戎裝,面容冷峻高踞上座,旁邊還擺著一把尚方寶劍。
身后站著兩名頂盔摜甲全副武裝的武士,眾人戰戰兢兢不敢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