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軍雙牌鎮戰役陣亡將士之墓”,寬大的墓碑上寫著每個人的名字。
在祭奠了陣亡將士之后,吳志陽很快安排雙牌鎮戰役的幸存將士們去武岡州城休整。
然后他又派人向駐扎在邵陽城的主將鐵牛匯報這次武岡戰役的過程和戰果,并且帶回去了陣亡將士的名冊。
經過這一場前后經歷五天左右的大戰之后,武岡州的反抗實力已經被徹底瓦解。
武岡知州孔宗烈投降,并且親自誘捕出兵的土司鄉紳們。這雖然是孔宗烈的個人選擇以及迫于無奈的選擇,但是卻給這些本就和清廷之間頗有齪齷的土司們造成了更深的裂痕和猜忌。
就算蕩寇軍此時撤退,清廷再派一個人來當知州,要想還跟孔宗烈一樣再搞個討賊同盟,幾乎是不可能的。
清廷或許會說孔宗烈是個敗類,他降賊只是他個人選擇,并不代表朝廷立場。
但是在這些土司鄉紳眼里,在普通的百姓土民眼中,孔宗烈是朝廷派來的官,他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代表朝廷。
所以這就有意思了。
這一戰的影響深遠,除了再也沒有人敢在半路上襲擊蕩寇軍,再也沒有人敢當著面怒視他們,甚至還敢把刀這種事情發生。
因為三百對四萬那一戰的細節傳出去之后,武岡州的各方勢力都驚呆了。
一千人打四萬人都足夠讓所有人震撼不已了,可是事實竟然是三百人就擋住了四萬人,而且還擋住了整整三天時間,甚至還殺傷了上千人。
這種戰斗力都不能用可怕來形容了,而是恐怖。
真正的恐怖如斯!
各方勢力中,最受震動的自然是之前在蕩寇軍營寨前碰的頭破血流,損兵折將超過千人之多,最后灰溜溜提前跑路而逃過一劫的青獅寨土司付豪。
據說,付豪從得知了另外十七路諸侯全軍覆沒的消息后,立刻閉門謝客,讓人緊守寨門。沒有他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青獅寨。
付豪心虛了,害怕了。
十七路諸侯都沒了,盟主也投降了,就剩下他一個碩果僅存的“諸侯”,而且還是唯一一家進攻過蕩寇軍,并且給人家造成傷亡的勢力。
若說蕩寇軍會放過他,沈墨會放過他,付豪自己都不信。
付豪的直覺還是很準的。
吳志陽的確沒打算放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