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寇良才和趙盤帶著一千瑤兵一馬當先,抄近道來到嘉禾縣城后驚愕的發現縣城城門洞開,逃命的人員車輛擠成一團,男人的呵斥叫罵聲,女人的啜泣聲,小孩的哭號不絕于耳。
看到這一幕,寇良才心中一沉,難道來遲了?
誰知道一抬眼,就看見瑤兵首領趙盤拎著一個穿著綢緞的胖子走過來扔在地上,示意寇良才問話。
寇良才看的清楚,眼前這個胖子剛才很是蠻橫,站在馬上車轅上,用鞭子不斷抽打擋住他的馬車去路的人。
而趙盤手下的一千瑤兵已經將城門團團圍了起來,那些想要逃跑的人都被堵在了城門口。
有人通過裝束認出了這是瑤兵,驚呼“這是哪家的土司也起兵造反了?”
寇良才沒想到這個趙盤做事如此干脆利索,給他遞過去一個贊賞的眼神,然后開始審問眼前這個胖子。
“這是怎么回事?難道是王氏兄弟打過來了?知縣何在?”
那胖子蠻橫慣了,被人從馬上上提溜過來,還被摔在地上,本能地就想發作,但是看了一眼架在脖子上的刀刃,立刻變得文明友善起來,有問必答,一五一十地將前因后果都交代了一遍。
原來自從昨日從桂陽縣傳來了王氏兄弟要打過來的消息后,嘉禾知縣就以下鄉巡查的借口跑路了。
再晚些時候,有人看見了知縣的車駕跟野狗出籠一樣狂奔的時候,城中的人才知道知縣其實是是跑路了,所以大家都慌了。
主簿跑回了鄉下的自家莊園,典史也帶著自家老小出了城向著藍山縣而去。
其他的衙役捕快胥吏都是一哄而散,整個縣衙只剩下一個喂牲口的馬夫沒有跑路。
年齡太大,跑不動了。
城中的官吏都跑了,富戶鄉紳們自然也不會留下來送死。嘉禾縣巡檢司的巡丁都跑完了,城門都沒人守了。
心急的人連夜出城跑了,性子慢家當多的人第二天天亮之后才陸續出城。因為逃跑的人太多,大家都想先一步出城,所以就發生了許多小沖突,搞得城門更堵了。
這個胖子是當地的一個打行的頭子,平時欺壓良善慣了,養成了蠻橫的性子,所以才會出現用鞭子抽打擋路之人的舉動。
打行其實就是明清兩代的黑社會,這胖子就是個黑社會頭子。
寇良才聽完眉頭舒展開來,還好王氏兄弟還沒打過來。
他跟趙盤交流片刻后,一千瑤兵很快行動起來,直接將那那些逃跑的人逼回城內,然后強行接管了兩座城門,然后又派人在城中巡邏,穩定城中秩序。
為了震懾穩定人心,寇良才直接將朱熙給他的那面蕩寇軍的大旗給插在了城頭上。
然后又親筆寫了幾份告示貼在城中各顯要之處,明確告訴城中百姓沈墨沈天王已經知道王氏兄弟禍害桂陽州百姓,所以派來了蕩寇軍過來剿賊。
這些瑤兵就是先頭部隊,主力大軍馬上就到。只要大軍一到,王氏兄弟末日就在眼前了。
而且寇良才還在布告中警告那些想要渾水摸魚趁機作亂之輩,若是被發現,全家定斬不饒。
告示貼出去之后,城中的人心一下子安穩了許多。
畢竟這幾個月一來,沈墨的名字是經常聽說,而且名氣越來越大。
如果有熱搜榜的話,沈墨這幾個月一直蟬聯湘南地區榜首,甚至在整個湖南都能排入前幾名了。
很多說書先生現在都愛拿沈墨的實情當做素材,各種夸張渲染,把沈墨都快說成是天上破軍星下凡了。
當然,在種種傳言之中,沈墨的形象有好有壞。好的說他愛民如子,善待普通百姓,給百姓們分田分糧,而且軍紀嚴明,從不擾民等等。
壞的則說他濫殺無辜,強搶百姓糧食錢財云云。
但是無論是說好的還是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