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人數,另外一個方面是改善裝備。
系統從殖民時代升級到要塞時代之后,人口上限增加到了五萬人。
而沈墨現在所有的系統農民加上士兵只占用了兩萬人,也就是說還有三萬人的額度。
隨著地盤的不斷擴大,秩序的快速穩定,沈墨手中可以用來支配的財富和資源也越來越充足了。
所以擴兵也就成了必然之事。
一支強大的軍隊才是他在這個世界立足,做一切事情的根基所在。
所以,軍隊建設才是重中之重。
但是擴充也不是無腦擴充,想暴多少兵就暴多少兵的,好歹也得遵照基本法。
這個基本法就是錢糧的多少。
畢竟除了軍隊,要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必須根據現有的財務狀況做好預算才行。
經過軍務處一個多月的核算,在保證其他各項正常開支的前提下,沈墨定下了擴充陸軍一萬人,水師擴充到三千人左右,炮兵部隊也擴充到一千人的擴軍計劃。
一萬陸軍其中包括了五千名系統農民組成的警衛部隊,五千正兵組成的一個新的野戰旅。
以系統農民的身體素質和服從性,只要裝備好,稍加訓練,他們就是一支合格的軍隊。
用來當然維持秩序和守城的戍衛警戒部隊,絕對是能夠勝任的。
更重要的是,無論是系統農民組成警衛部隊,還是正兒八經的系統正兵,都是可以隨著訓練和經歷戰斗來成長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這些系統農民組成的衛戍部隊召喚的成本更低,功能性也更強,作為守城戍衛部隊來說更加實用。
因為他們就算轉職當兵,但是本身的各種技能依然保留,這就使得他們可以承擔的任務會更加多樣化。
比如在守城的時候可以快速修復被敵人損毀的城池,可以快速建造各種守城器械,可以直接轉化為后勤部隊等等。
好處實在多多。
這些系統農民組成的警衛部隊連同之前的警衛隊,被沈墨編成了一個警衛團。
第一批出現在他面前的系統農民首領趙方擔任團長,錢虎擔任副團長,孫猛擔任參謀長。
警衛團直屬沈墨,由三個警衛營和一個后勤分隊,一個炮兵分隊以及一個醫療分隊組成。
裝備的話,三個警衛營,一個全部裝備燧發槍,身著可以防御火銃的棉甲。
一個裝備長槍和弓箭,裝備皮甲。
最后一個營則是一個刀盾營,裝備圓盾和短刀,裝備皮甲。
后勤分隊負責輜重管理運輸以及裝備維修還有日常后勤供應。
至于醫療分隊,則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單位。醫療分隊的兩個主官就是之前系統支援來的兩個軍醫。
成員則是他們之前訓練出來的那些女性戰場護士,當然也有少部分男性。
之前在永州保衛戰的時候曾經發揮過作用。
目前為止,最后確定下來原因當專職戰場護士的人員已經超過了五百人。鐵牛和程凱出征的時候每人帶走了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還依然留在了永州。
之前他們沒有正式的編制,這一次則正式編入了警衛團之中。有了編制之后,這些人都是可以跟其他士兵一樣領軍餉的。
至于炮兵分隊,只配備了一百人,只有二十門火炮,而且全部都是輕型的鷹炮。
畢竟警衛部隊一般情況下用不到炮兵。如果警衛部隊的炮兵都要排上用場的話,那說明情況已經到了很危急的時刻了。
另外的那五千正兵,除了一千名擲彈兵之外,其余的全部都是火槍兵。
這新增的五千人也單獨變成了一個步兵團。
而炮兵部隊這種,火炮的總數增加到了三百門,其中包括兩百門鷹炮一百門長重炮。
因為火炮數量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