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周朝分封制度,中央王國位于中間,為王居之地。周邊為邦國封地,為諸侯所用之地。王畿以外依次有各方五百里的侯畿、甸畿、男畿、采畿、衛畿、蠻畿、夷畿、鎮畿、蕃畿。
邦國即諸侯國,分為五等,即公、侯、伯、子、男。等級以外還有諸侯國的附庸國(如滕、芮)和王畿之內卿士的采邑小國(如蘇、單)。
王畿封疆方千里,諸侯邦國的封地面積要小得多。
看眾人聽得還是有點似懂非懂,于成龍繼續解釋道:“西周初年的時候,諸侯封地很小,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南僅有五十里。封土不足五十里者為諸侯附庸,不直接朝覲天子匯報,也不直接向天子貢納,即“不達于天子”?!?
“而到了周公攝政的時候,擴大了諸侯國的封地。按照周禮規定:“凡建邦國,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其食者半;諸侯之地,封疆方四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伯之地,封疆方三百里,其食者三之一;諸子之地,封疆方二百里,其食者四之一;諸男之地,封疆方百里,其食者四之一?!?
這段話的意思是爵尊則貢重,位卑則貢輕,五百里的公國要將其所收賦稅的50%貢獻給周王,百里的男國只要進貢25%。封在蠻荊之地的楚國,每年只需向周王進貢幾車用作祭祀的苞茅就可以了。
楚國雖然在戰國的時候國君已經稱王了,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但是在最早的時候還只是一個蠻夷之地,國君的爵位只是一個小小的子爵。
公、侯、伯、子、男爵位不同,待遇也不同。公爵最尊,侯、伯、子爵依次而降,男爵最卑。這主要體現在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級別管理方面。
上公為九命,侯、伯為七命,子、男為五命。
也就是說,在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等方面,周王朝依命數對其加以節制。
除了封土面積有區別外,在擁有軍隊方面,天子六軍(12500人為一軍),大國三軍(上、中、下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
在妻妾方面,天子娶十二女,三夫人九嬪;上公諸侯娶九女,一妻八妾;
侯、伯諸侯只能娶七女,即一妻六妾;
子、男諸侯只能娶五女,即一妻四妾。
在典禮舞蹈時,天子用八佾舞(八行,每行八人),諸侯用六佾舞(六行,每行六人),大夫用四佾舞(四行,每行四人),士用二佾舞。
王城方九里,其城墻周長應在1200多丈,諸侯國國都的城墻則不得超過300丈,卿大夫食邑的圍墻不得超過諸侯國都城墻的三分之一。
在執玉方面,以大小、形制不同,以區別不同爵位諸侯的尊卑,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圭,男執蒲璧。
至于公、卿、大夫、士,其命數也不同,王之三公為八命,卿六命,大夫四命,士二命,諸侯國的卿、大夫、士則依次降級,乃至于不命。
于成龍說著說著就話題扯到有點遠了,向眾人普及開了當初周禮之中的各種規定。
眾人倒也沒有不耐煩,聽得反而都是津津有味。
不過于成龍自己說著說著意識到了扯遠了,急忙打住話題,不好意思道:“一時興起,扯的有點遠了。”
沈墨笑道:“不遠不遠,正好讓大家長長學問。以前我只知道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瓦釜雷鳴,深谷為陵,卻對沒有崩壞之前的禮樂不太清楚。如今聽先生一說,才算是有所了解?!?
眾人也都紛紛表示的確長了知識。
于成龍見狀,心情也很舒暢,笑道:“主公敏而好學,是我的福氣,也是天下百姓的福氣。以后主公若喜歡聽,老朽可以經常講給主公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