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聽你的意思,你是想下山投效沈墨?“
唐端笏有點不確定地問道。
王夫之看重手中的冊子,點頭道:”老夫的確是生出了這個心思。將近二十年了,從永歷陛下在緬甸駕崩之后,我本來已經失去了信心,覺得這天下已經徹底要滅亡了。這錦繡河山徹底淪落在了蠻夷手中。“
”但是沈墨的出現卻讓我這垂垂老朽之人心中又蠢蠢欲動起來,生出了一番輔佐他做一番事業的心思。“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昔日洪武皇帝提出了這八個字,最終將蒙元朝廷驅逐到了大漠,建立了大明江山。如今沈墨又再次以這八個字作為他的志向,這不就是我輩之人畢生追求的事情嗎?這種偉業難道不比我整日枯坐山中沉溺于卷牘之中更有意義?“
王夫之這番話讓唐端笏再次對老師肅然起敬。
但是他還是沒有忍住道:”老師,兩年前,吳三桂攻占衡陽,建立偽周,自立為帝,想要借助您的賢名來為他上勸進表,您當時斷然拒絕了。論實力還是威望,昔日的吳三桂怎么都比今日的沈墨更勝一籌,您為何不選擇輔佐吳三桂,卻傾心沈墨呢?“
王夫之聞言冷哼一聲,目光嚴厲地看著唐端笏道:”須行,你用吳三桂這種無君無父,叛國弒君的亂臣賊子,反復小人跟相提并論,這是對沈墨的極大羞辱。若再有這種愚蠢之言,我就將你逐出門墻。“
看著老師嚴厲的神色,唐端笏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急忙躬身道歉道:”老師勿怪,學生一時失言,并無羞辱沈總鎮之意,還請老師息怒。“
王夫之也知道自己這個學生平時有口無心,心中有什么疑惑往往就說出來了,所以也并沒有真的見怪他。
”罷了,以后莫要再犯就是。“
看著老師不怪罪自己,唐端笏松了一口氣。
沒想到沈墨在老師的心目中竟然有這么高的地位,這是他生平僅見。
就連昔日的晉王李定國派人相召的時候,老師都沒有立刻答應。
雖然這其中有顧忌野心勃勃的孫可望把持朝政的原因,但是也不難看出老師對于李定國并沒有真正的看重。
”老師,如今沈墨既然占據了衡陽,以老師的賢名,他應該會知道老師就在此處隱居,。若是他真的禮賢下士,應該要來主動拜訪老師才對。老師又何必主動前去,免得讓人家小覷了咱們。“
雖然老師很看重沈墨,但是唐端笏對于王夫之這種主動送上門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在他看來,就算沈墨不學著劉備三顧茅廬,但是怎么也要沈墨親自拜訪才行。
自家老師這樣的大賢值得這樣的禮遇。
王夫之聞言卻露出了失望的神色,看著唐端笏道:”須行,你這二十年來跟隨我學習,就學到了這些?如果真的,那是我這個做老師的失職啊。“
”咱們這樣的讀書人,遇到沈墨這樣的英雄明主,就應該主動的去投奔效力。若是自持身價,故作清高,反而落了下乘。真正有才能的話,就算一時被忽視,時間久了也會冒出頭來,就如毛遂一般。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就算一時被人看重,遲早也是要跌落下來的。“
沈墨如果真是一個知人善任愛才惜才的明主,我主動去投效跟他來見我又有什么區別?難道他會因為我主動投效就會看輕我?“
”如果他是一個沽名釣譽之人,就算真的效仿昭烈皇帝三顧茅廬,日后反而會因為此事心生嫌隙,而將我冷落的。“
唐端笏被老師的一番話給教訓的啞口無言,慚愧不已,最終躬身汗顏道:”老師,是學生淺薄了,還請老師勿怪。“
老師這樣的大儒才是真正的大儒,從來都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對于個人的得失并不看重。
希望沈墨能夠對得起老師這份心意。
“老師,那我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