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知道是于成龍向沈墨舉薦的自己,而且又感佩于于成龍的清廉,再加上他本就是一個豁達之人,心中也沒有什么門戶之見,反而對于于成龍能夠果斷的棄暗投明,對他更加佩服。
于成龍雖然舉薦王夫之,但是也有些擔心這位名滿天下的大儒會不會驕矜自傲,會介意自己出仕滿清的經歷而對自己不假以顏色。
但是短短幾句交談,這些擔心就消散不見。兩人很快熟絡起來,談笑晏晏,氣氛很是融洽。
一旁司坤見狀,心中也是微微松了一口氣。
這兩位老先生都是主公日后要倚重的人物,要是他們兩人之間搞不到一起去,那就有點麻煩了。
談笑幾句后,王夫之又鄭重感謝了于成龍的舉薦之恩。
于成龍自然也是一番謙遜。
司坤這時候上前問起于成龍為何會在此迎接,于成龍道:“前兩日主公就曾說夏季湖南多雨,要有司衙門以及軍隊注意洪澇災害。這兩天知府衙門組織了許多民壯已經開始在加固湘江河堤。今天這雨勢變大之后,主公就坐不住了,帶著李知府和孫將軍上了河堤去巡視了。本來主公是要親自來迎接姜齋先生的,但是主公說姜齋先生一定會理解和支持的。所以老朽就主動請纓來迎接姜齋先生了。”
王夫之知道原委后,感慨道:“在主公心上,黎庶百姓果然是最重的。我一個老頭子能遇到主公這樣的明主是我的福氣,高興還來不及呢。于山公,不如我們也一起去河堤看看。”
主公都去河堤冒雨巡視了,王夫之肯定也不愿意坐在屋中啥都不做。
他這么大年紀還還原意再次出山,當然不是為了什么功名利祿,而是真切地想為天下百姓,想為華夏民族做點事情的。
于成龍聞言,猶豫了一下也點頭同意。
看著眼前兩位老先生突然心血來潮要去河堤,司坤也有點左右為難。
這還下著雨呢,這兩位年紀都不小了,萬一淋雨后有個三長兩短,自己可擔待不起。
司坤勸了半天,但是這兩位卻執意要去,尤其是王夫之態度最為堅決。
他之所以這么堅決想去,一來是真的想做點事情,二來也是順便驗證一下于成龍說的是不是真的,看看沈墨是不是真的在河堤上。
司坤勸不動,也只好隨他們。
派人將王夫之的家人行禮送回早給王夫之準備好的府邸,留下三輛馬車,司坤又陪著兩個老先生,還有王夫之的學生唐端笏以及王夫之的成年的兩個兒子:長子王琥和次子王攽也一起跟隨而去。
王夫之今年六十一歲,娶過三個妻子。
第一任妻子陶氏,十六歲的時候嫁給王夫之,二十六歲就病逝了。
后來三十一歲的時候又娶了一個十六歲的鄭氏為妻,后來鄭氏也病逝了,歿年二十九歲。
再后來,五十歲的時候王夫之又娶了如今的妻子張氏,那時候張氏也才剛滿十六歲。
王夫之三個妻子給他生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長子王琥就是王夫之的原配陶氏給他生的,如今已經四十二歲了。
次子王攽則是第二任妻子陶氏所生,如今也已經三十歲了。
兩女也早都成年出嫁了。
第三任妻子張氏所生的兩個兒子都沒有成年,一個十歲,一個八歲。
沈墨去的河堤是衡陽城東門外的湘江段。
這里的湘江江岸距離衡陽城最近,若是決堤,對城池的威脅是最大的。
三輛馬車改道向著東門而去。
出了東門的時候,雨又開始下大了。
這個時候除了一些較大較繁華的城池的主要街道是用青石板鋪就的,其他的一些小城池城中的路也很多都是泥土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