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人上了堤壩之后,發現江水越來越高。雖然距離堤壩表面還有兩米多深,但是看著渾濁的江水奔騰而過,猛烈拍打著兩岸的堤壩,這讓他心情一點都輕松不起來。
他根據自己前世了解到的一些抗洪知識,下令在一些比較關鍵河段上設置水位警戒線,同時下令下面的各級衙門組織百姓準備大量的沙袋以及石塊。
這些物資準備的越多越好。
雖然這幾年還是處于小冰河期,夏天的雨量并不是很大。湘江這幾年也沒有發生過大規模的洪災,但是沈墨卻知道小冰河期似乎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上結束的。
一旦小冰河期結束,夏天的雨水肯定會極大的增多。如果不提前準備,當洪災來臨的就來不及了。
一連串的命令下達以后,沈墨又親自帶著警衛團的士兵們搬運沙袋和原木來加固堤壩。
他的身體非常強悍,干起這些粗活來也是輕而易舉,效率很高。
一些民壯和下面的官吏本來聽說沈總鎮親自來堤壩上了,都以為他只是過來轉一圈。但是沒想到沈總鎮不僅沒走,而且還親自挽起袖子跟大家一起干活。
許多人甚至暗暗猜測這位白凈英俊的總鎮是不是做個樣子就要打道回府,有人甚至私下打賭,賭沈總鎮能搬幾個沙袋就走人。
但是很快沈墨的表現就讓他們傻眼了。
沈墨干活的效率超過了所有人,別人搬運一袋,沈墨已經搬了五袋了。
別人每次一袋,最多兩袋已經感覺很吃力了。
但是沈墨每次卻都是三袋一起搬,而且顯得非常的輕松,直接給眾人看呆了。
更讓眾人大吃一驚的是沈墨一個人扛起了一根長約兩丈,海碗粗細的原木輕輕松松放到了加固的位置。
好家伙!
沈總鎮不僅人長得俊,而且還是個天生神力啊!
伴隨著周圍的一陣陣驚嘆聲,周圍的民壯士兵們都是干勁十足,人人都卯足了勁。
人家沈總鎮都這樣了,誰還好意思不賣力氣。
在這樣的氣氛下,加固堤壩的速度進展的很快,甚至堤壩上還響起了整齊的號子聲,還有民壯唱起了當地的小曲。
這些百姓如今都知道沈總鎮來了就會給他們分田分糧,而且這加固堤壩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好,所以干活都是真心實意,沒有任何敷衍。
王夫之和于成龍來到沈墨旁邊時,沈墨肩頭上正扛著兩個沙袋,兩只手也各拎著一個。
若不是司坤從那偶爾露出一片白色的衣服上認出來那是沈墨,王夫之兩人根本不敢相信那是沈墨。
看了片刻,王夫之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眼中看到了感佩之意。
啥都不說了,也開始干活吧。
兩位老爺子也開始彎腰去搬沙袋,驚得司坤趕緊苦苦阻攔。
于成龍上次戰敗受傷才痊愈不久,而且已經六十四歲的人了,哪里能讓他干這個。
王夫之此時也六十二歲了。
沈墨請他們來可不是要讓兩個老人家來當苦力的。
不過年紀到底到了,兩人搬了兩袋后就氣喘吁吁了,只好停了下來。
但是王夫之的兩個兒子和學生唐端笏卻得繼續干活,王夫之就在旁邊看著他們。
這三位雖然沒有當過官,但是好歹都是讀書人,什么時候受過這種苦。
雖然不算是養尊處優的富貴人家,但是這種粗活卻是從來沒有做過的。
但是三個人也都知道輕重,人家沈總鎮都在親自干活,自己的父親和老師作為沈總鎮的臣子,肯定不能站著看。
父親和老師年紀大干不了,自己就得替他去干。
這是孝道,也是忠義。
司坤看到兩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