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召集眾軍官開會,主題只有一件事:攻打長沙。
說是會議,其實就是下達軍令,讓各部隊做好參戰準備,按照大都督府擬定的作戰計劃,動員部隊,籌備物資,按照作戰計劃準時達到指定位置。
沈墨手中如今能動用的正兵有三萬左右,包含水師在內。
除了派駐各個城池的正兵,程凱和鐵牛手下也各領著七八千正兵,其余的全都是地方守備兵以及如趙江龍這樣投效的土司派去的土兵。
當然,這一次沈墨不打算抽調鐵牛和程凱那邊的人手,因為他們手中那些剛打下的地盤還需要足夠的兵力去鎮守,一旦抽調,那些新占領的地盤恐怕就會出現不安穩的跡象。
沈墨手中的三萬正兵,還要留出至少五千來鎮守衡陽,所以能出戰的就只有兩萬五千左右。
除掉五千水師,就剩下兩萬了。
按照戴文勝的估計,姚啟圣如今正在調集各方清軍聚集長沙城。
保守估計,至少也有五萬人以上。
要想順利拿下一座有五萬軍隊據守的大城,饒是蕩寇軍再精銳,再悍不畏死,兩萬人也有點捉襟見肘了。
況且軍隊行軍,并不是兩軍擺開架勢直接開打那么簡單,前前后后各種準備和善后事宜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譬如警戒運輸保護輜重乃至戰后的打掃戰場,抓捕俘虜這些臟活累活,都需要人來承擔。
所以,兩萬人顯然是不夠的。
因此,沈墨下令從各府州縣抽調守備軍和村兵共五萬來協助正兵進行這一次長沙之戰,同時也想借這次的大戰機會讓這些士兵歷練一番。
不經歷戰場,不經歷流血犧牲,他們永遠都成不了真正的精銳軍隊。
當然,沈墨對這些預備役士兵提出了一個要求,全部必須是訓練時間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士兵。
訓練時間太短,在戰場上容易誤事,而且還會造成大量不必要的傷亡。
這次攻打長沙,沈墨打算親自掛帥,孫翔擔任前鋒大將,而后方則由于成龍和李志遠一起守城。
會議最后,沈墨目光掃視過下面的每一名將領,朗聲道:“這次長沙之戰會是一場硬仗,應該也是我軍起事以來最大的一場仗。清軍主帥姚啟圣是個會打仗的人,腦子也很聰明,所以要想跟以往一樣取巧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們都要做好打攻堅戰的準備。這場仗打完,我要讓天下人真正知道我軍的實力,以后我軍旗幟所到之處,都是望風而降之人。能不能做到?”
“能!”
下面一片鏗鏘整齊的回答。
沈墨很滿意,點點頭道:“我會給你們調配足夠多的火炮和彈藥,我要讓姚啟圣他長沙城中的清兵在我軍的炮火下感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戰爭。”
沈墨這話當然不是吹牛。
永州城外的兵工廠和槍炮鑄造廠,從建成之日起就日夜不停的地在生產火炮以及火槍炸彈,還有火藥鉛彈,各種護具甲胄長短兵器也在源源不斷地被造了出來,每造好一批就會被送到衡陽城外的盤龍山大營里。
如今,盤龍山大營里儲備的各式火炮加起來已經超過一千門,火藥超過五十萬斤,火槍超過十萬支,陶瓷炸彈加起來超過二十五萬枚。各種炮彈加起來超過十萬發。
至于火槍使用的鉛彈和燧石更是不計其數。
其他兵器盔甲更是應有盡有,數量充足。
整個盤龍山大營現在就是一座巨大的彈藥庫,駐扎著一萬正兵守衛,防衛非常的嚴密。
而這些就是為了這次長沙大戰準備的。
沈墨的目的就是想要用絕對的火力優勢將長沙城徹底淹沒。
窮則戰術穿插,富則給老子炸!
李云龍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