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三艘船遠去,杭州知府魯純孝放下揮了半天都有些酸疼的手臂,低聲嘟囔了一句:“這些閹人果然都是一群吸血鬼。”
劉通判耳朵好使,聽到之后知道知府大人又開始心疼自家送出去的那些銀子了,心中暗暗冷笑吐槽。
你這么有種怎么不當著閹宦的面硬氣啊,現在說這些有個屁用。
回到衙門之后,一群官員并沒有立即散去,都等在知府衙門里候著。
所有人都心照不宣,都在等待著知府魯純孝的安排。
魯純孝也沒有讓大家失望,很快召集眾人議事,議事的主要內容就是關于征發民夫以及擴充民壯數量以及為朝廷前線大軍籌集糧草軍餉等大事。
魯知府指出,這些事情事關大清社稷安穩,所以任何人不得懈怠抗拒,否則就以謀逆論處。
各位官員都紛紛表示,一定要深入貫徹知府大人的指示,務必從速足量地完成知府大人下達的各項指標,為鞏固大清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會議在一片振奮激動的氛圍中圓滿結束,各位大人也都盡快地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開始部署實施此次大會的決定。
一時間,杭州這片土地士紳們牢騷滿腹,百姓們苦不堪言,衙役捕快們如狼似虎,變成了一片人間熱土。
而潛伏在這里的殿前司密探們必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開始暗中串聯,甚至組建了不少民間武裝,吸納當地不堪忍受的百姓加入,有計劃地開始對當地官府進行各種襲擊。
短短一個月的時間,整個杭州就陷入了一種烽煙四起的狀態,當地官府焦頭爛額,疲于應付。
有了殿前司的暗中策劃,這些民間反清武裝迅速成長起來,不斷地襲擊官府,勢力也在不斷增加,在于官府的對抗之中開始占據了上風。
兩個月后,有名有姓,人數在五百人以上的反清武裝在杭州府就有七八支。
反清武裝不僅主動襲擊官府清軍,而且還組織當地的百姓抗租扛稅,帶著他們清算那些惡跡昭彰的鄉紳地主,同從鄉紳手中搶來的糧食物資武裝自己,讓己方的隊伍迅速的膨脹起來。
江南一帶的百姓雖然看著平和不喜歡造反,但是如果有人將他們逼的過不下去了,那造起反來也是不遑多讓的。
加入反清武裝的百姓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龐大。
兩個月之后,整個杭州府除了府城之外,遍地都是起義軍。
許多見勢不妙的鄉紳地主為了保全自己,也有人發現了其中的玄機,果斷拿出一部分家產糧食作為投名狀,加入了義軍隊伍當中。
一開始杭州知府魯純孝并沒有太當回事,畢竟民亂這種事情他也不是沒見過。
尤其是江南百姓文弱,只要狠狠收拾一次,震懾他們,民亂很快就能平息下去了。
杭州府雖然官軍不多,但是杭州綠營好歹也有個兩三千人,對付一些臨時武裝起來的烏合之眾豈不是手到擒來?
可是事情的進展跟他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這些亂民很狡猾,從來不與官軍正面對抗,只要見到官軍大隊人馬出城,就立刻躲入山林之中。
等到官軍撤回,他們又出來騷擾。
而且官軍每次剛出城,亂民們就能很快得到消息,等到官軍趕到的時候早就沒了人影。
而且亂民并不是一支或者兩支,而是七八支。
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這邊的剛被驅散,那邊又傳來消息,折騰的官軍疲于奔命。
杭州綠營守備王哲臨無奈之下將三千綠營兵分成了五隊,留下一隊守衛府城,其余四隊分散鎮壓亂民。
結果他這一分兵,這些平日里見到官軍出城就躲入山林中的亂民反而膽子大了起來,不僅不跑了,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