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禮部尚書請示,何時召見索額圖?”
新任的內閣舍人,也就是楚王沈墨的新任秘書張嘆一邊看著今天需要處理的奏章,一邊對沈墨問道。
原來的內閣舍人王攽已經外調到地方上當縣令去了。
本來沈墨打算看在他爹王夫之的面子上給安排一個江西的縣令,好歹富饒地區。
可是王攽卻主動要求去廣西當縣令,而且去的地方還屬于廣西最偏遠的那種縣,真正的窮山惡水。
理由是這種地方才能鍛煉人,不會磨滅自己的心志。
最好的榜樣就是楚國當朝首輔于成龍。于成龍當年也是從窮鄉僻壤強盜滿地的廣西羅城縣知縣開始出仕的。
王夫之倒是很支持兒子的選擇,沈墨自然也就從善如流了。
新任秘書張嘆是半個月前的楚國第一次科舉考試之中選拔出來的狀元郎。
這次科舉當然不是明清傳統的那種八股取士,考試形式都是全新的,主要的題目都楚王沈墨自己出題的。
甚至還加上了體能測試,手無縛雞之力的那種病秧子讀書人楚國可不歡迎。
這樣選拔出來的人才幾乎沒有書呆子和病秧子,稍加鍛煉以后都是能臣干吏。
這次科舉總共選出了五十名進士,并沒有如歷代王朝那樣送入翰林院養望積攢資歷,而是全部給分到從內閣到六部等衙門先掛職鍛煉,三個月后再進行一次考核,最后根據考核成績正式分配職務。
這一套多多少少讓許多提前練習了大量八股文的人很懊惱很失望,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卻是一個好消息。
沈墨這一套多少借鑒了現代的公務員考試的形勢和內容。
被選入內閣的有十個人,作為楚王的秘書的有三個人。
三個人輪流在楚王面前聽用,今天輪到了狀元張嘆。
沈墨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你有什么想法?”
張嘆很聰明,知道在國君面前當差既是別人求之不得的機會,但是同樣也風險很大。
表現好了,獲得國君的欣賞,那就能一步登天。
但是如果表現不好,讓國君失望甚至厭惡,那以后的仕途基本上就沒指望了。
人說伴君如伴虎,混得好,可以狐假虎威。
混得不好,估計就成了虎口之食。
對于國君的問題,張嘆并沒有意外。作為國君的秘書,不僅要幫助國君處理日常政務,為國君提供咨詢也是他們基本的職責之一。
國君隨時會垂詢各種問題,有些是最近的重點問題,有些可能是被遺忘在角落里的一些不起眼的事情。
作為秘書,都要能在第一時間內給國君提供最準確詳實的答案,要是一問三不知,那肯定就完蛋了。
索額圖代表康熙來談判這件事是這兩天的楚國朝堂上的熱門話題,但是國君一直沒有召見索額圖,楚國的臣子們為此議論紛紛。
張嘆自然對這個問題有所準備。
“王上,臣以為名不正則言不順。索額圖要想見王上,就得先確定他的身份。”
沈墨看著張嘆胸有成竹的沉穩模樣,來了興趣。
“身份?他應該確定什么身份?”
“這個身份自然是說索額圖是以什么身份來見王上的。如果是代表康熙來投降求和,那自然就要以降臣的身份覲見。如果這樣,王上可以召見他。
若是索額圖依然以滿清朝廷作為正朔來跟我大楚談判停戰,那就是依然以居高臨下的身份來見王上,王上自然不能見他,甚至可以將其驅逐出去。因為如今是大楚占據上風。索額圖依然擺出天朝上國的架勢來,那就是腦子不清楚,看不清形勢,所以自然不必以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