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跟蕪湖根本就是南轅北轍,相差數千里之遠,所以于成龍才會有此一問。
戴文勝看了看沈墨,沈墨微微點頭,這才解釋道:“兩位相公不用擔心。王上對于康熙此次的動作早有應對。防守長江一線的任務由程凱將軍承擔,而鐵牛將軍則是要率兵從四川攻入漢中,然后進逼西安,威脅康熙的側翼。”
于成龍和王夫之對視一眼,然后看向了沈墨,顯然不明白沈墨為何會做出這種應對來。
敵人在江南,你卻把大將派到了北邊,這實在讓人看不懂啊。
沈墨看著兩位老先生一臉疑惑,也就簡單了解釋了一下自己這么做的原因。
康熙不顧北方民亂四起,還要調集這么多的軍隊向南京附近聚集,無非就是想要保住江南,保住他大清的錢袋子和米袋子。
因為康熙深知江南的重要性。如果江南失陷,那北方也必然會大亂。
到時候民心背棄,士兵沮喪,官員逃竄,不等楚軍打到北京,整個清廷內部就會先亂起來。
所以康熙的意圖很明顯是想賭一次,跟沈墨來一次大決戰。
如果這次能在江南重創楚軍,那么清軍就會士氣大振,清廷內部也會重新穩定起來,康熙的威望也會得到鞏固。
就算不能重創楚軍,那么只有能守住南京,守住江南,康熙也就有了穩定北方局面的時間。
而且沈墨猜測康熙這么做還有一層原因,就是想要借此牽制大量的楚軍,讓楚軍沒有多余的兵力去南下攻略廣東和福建。
這樣就給了廣東福建兩省的清軍反攻的機會,到時候清軍就可以兩面進攻楚國,形成反撲態勢了。
這當然是最理想的境況,現實不可能完全按照康熙的設想去進行的。
只不過康熙此時也沒有太多的辦法了。
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沈墨笑道:“康熙的算盤雖然打得好,但是我們卻不能被他牽著鼻子走。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我們有強大的水師,程凱再率數萬人的陸軍配合,再調動數萬守備軍沿江設置警戒哨,各村寨設置聯保措施,清軍大隊人馬要想過江基本上不可能的。就算小隊人馬偷渡過來,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且我們各村編練的農兵也不是擺設。只要他們敢過江,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如此一來,我們只需要用水師和數萬陸軍,就能牽制數十萬清軍。清軍過不了江,但是又擔心我們過江偷襲,這十幾萬清軍也不敢輕易撤走。十幾萬大軍每日的吃喝拉撒的消耗可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數字,足以對清軍的后勤造成巨大的壓力。兩位想一想,為了維持這十幾萬大軍的消耗,會發生什么事情?”
于成龍道:“清軍必然會就地籌集糧食軍餉,江南必定首當其沖。只是江南此時民亂四起,清軍若是再勒索壓榨百姓,只會讓更多的百姓仇視清廷,變成亂民。屆時,這些亂民必然會在后方騷擾清軍,清軍必然要派兵鎮壓。江南百姓跟清廷之間的仇恨就會越演越烈。恐怕假以時日,整個江南都會沸反盈天啊。”
說到這里,于成龍完全明白過來,擊掌高聲贊道:“王上這一招果然高明啊,老臣果然愚鈍,看來真的不適合統兵打仗啊。”
楚軍只要用水師和一支偏師就能牢牢地將大量清軍牽制在江南一帶,而且還會因此激化江南百姓跟清軍之間的矛盾。
那些江南百姓組成的義軍則會在殿前司的人指揮下不斷從后面襲擊清軍,清軍前后受敵,疲于應付,久而久之,就會不戰自潰。
而鐵牛這一支楚軍則沿著劍閣攻入漢中。
更會讓康熙顧此失彼。
于成龍忽然又想起一事道:“王上,那陜西總督王輔臣聽說可是個悍將,鐵牛將軍要進攻陜西恐怕不會那么輕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