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按照劇本在走,只不過各方都相信是按照自己手中的劇本在走。
以義軍之名行土匪之事的趙飛龍得到了蕭山縣有大量糧食的事情,一開始是不太相信的,甚至本能地認為這是官府設下的圈套。
雖然他是一個土匪頭子,但是基本的智商還是有的,不會一聞到骨頭的味道就嗷嗷叫著往上撲,否則也拉不起這么大的一支隊伍。
但是看著手下近萬名嗷嗷待哺的嘍啰, 還有大小頭目們火辣辣的眼神,他還是選擇了將信將疑,并且派人去打探消息,驗證情報的真偽。
打探的結果自然是真的,因為官府為了吸引魚兒上鉤,故意安排了一場戲, 讓趙飛龍派去的探子機緣巧合地正好看見了那些糧食,并且發現了蕭山防守空虛的巨大漏洞。
當然, 這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趙飛龍派去的這個探子是楚國殿前司的人。
這樣一切就順理成章了。
情報得到了確認, 趙飛龍也就沒有了拒絕的理由,開始安排攻打蕭山,搶走這一批糧食的計劃。
決策的正確與否不僅取決于決策者的判斷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更取決于決策者掌握的信息量。
在這種信息獲取渠道單一,獲取信息難度很大的古代社會,作為一個土匪頭子,趙飛龍能夠派人去查證一下然后再選擇相信已經算的上非常謹慎了。
為了確保行動的成功,趙飛龍決定傾巢而出,只留下了幾百人守衛老巢,自己帶著將近上萬人直奔蕭山縣。
這么多人搞出的動靜自然不小,坐鎮杭州城的知府張寧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又驚又喜。
喜的是自己的計策初步見效了,驚得是引來的亂民比自己想象的要多不少。
他有些擔心客人來得太多,準備的飯菜有點不夠。
所以張寧決定將留下來守衛杭州城的五百人再抽出三百人去支援蕭山縣。
杭州通判看著一副野心勃勃樣子的知府,瞪大了眼睛:“大人,您就不怕亂軍趁機來攻打杭州城?”
“亂軍主力都被引到了蕭山, 只要我們做好保密,沒人會知道杭州城只有兩百人守衛的。”張寧一臉自信地說道。
通判還要再勸, 張寧大喝一聲:“休要多言,本府心中有數。”
通判只好閉嘴不言,心中開始盤算自己是不是要提前做一些避險措施。
說干就干,很快三百清兵離開杭州,向著蕭山縣秘密開去。
消息很快又到了老錢的手里,老錢看著手中的情報,忽然有點拿不住這個張知府到底是笨還是奸詐了。
怎么看怎么都是想要把杭州城拱手送人的樣子啊。
難道他也是我們殿前司的人?也是一名光榮的臥底?
老錢心中泛起了疑惑,但是很快就否定了這個猜想。
殿前司目前好像還沒有職位這么高的臥底,而且也不可能有這么蠢的臥底。
既然如此,那這位就是真的蠢了。
明明那么蠢,卻還那么自信,真不知道他哪里來的勇氣。
老錢很快將情報轉給了袁朗。
袁朗收到情報后也是呆了一下,也在懷疑這位張知府是不是真的臥底?
又或者是這位太厲害了,知道老子想趁機攻打杭州城,所以故意搞這么一處戲來當魚餌?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太可怕了。
為了謹慎起見,袁朗一方面讓手下做好攻城的準備,另一方面發動所有的眼線打探消息,最終確定杭州城里的確沒有埋伏,這才確定這位張知府是真的單純的蠢。
跟智商高的對手打交道久了,忽然碰上這樣一個單純的,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