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野戰炮和加農炮升級之外,可跟隨騎兵快速機動的騎兵炮同樣也可以升級為后裝線膛炮。
重量比原來減輕了許多,更加的輕便。
因為無煙火藥的使用,射程和威力也大了很多。
在南方作戰,水軍是主力。而在北方作戰,騎兵則是關鍵的兵種。
步兵使用的火炮往往比較笨重,不適合跟隨騎兵快速機動作戰。
這種騎兵炮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讓快速機動的騎兵擁有了一定的攻堅能力。
雖然對于一些大型城池和要塞,還需要步兵的重炮來攻擊。但是對于小型的城池和堡壘或者遭遇重防護的步兵方陣時,配備了騎兵炮的騎兵部隊也有了一戰之力。
火炮從前裝滑膛全面升級成為為后裝線膛,那火槍自然也要同步升級。
從前裝的燧發槍到后裝的線膛槍之間其實有一個過度的米尼步槍,但是之前沈墨考慮到種種因素,米尼步槍并沒有大規模的列裝軍隊, 而只是作為軍中狙擊手的裝備。
大部分的楚軍士兵使用的依然是前裝燧發槍。
但是這一次升級之后,楚軍將全面更換裝備, 一線部隊和守衛部隊將會分批逐步的換成后裝線膛槍。
而淘汰下來的燧發槍和米尼步會交給守備軍和農兵使用。
這意味著楚軍正在由半火器軍隊向全火器軍隊的轉變,對于未來戰爭的形式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武器的升級同樣會影響到其他軍備的升級變化,最直接的一個就是軍裝的變化。
原來的楚軍軍裝多少還帶點冷兵器軍隊的特點,比如說著甲,衣服下擺比較長等,看起來比較繁瑣累贅。
但是那也是因為火槍射程近,威力小,需要結陣玩排隊槍斃才能發揮最大的戰力。
但是進入了后裝線膛槍時代之后,這種排隊槍斃的戰斗形式顯然就不合時宜了。原本的軍裝也不適合戰場需要了。
甲胄也將車隊失去用武之地,軍裝要求更加舒適方便,適合戰場環境。
在新軍裝款式方面,沈墨打算參考一戰時期的各國軍隊軍裝,尤其是英軍的軍裝。
戰爭將會進入塹壕戰和陣地戰。
不過這需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雙方的武器沒有代差,否則的話,那將會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比如說清軍。
經過和楚軍兩年多的戰斗,清軍吃夠了楚軍火器犀利的苦頭, 康熙也明顯意識到了火槍優勢的重要性,也在努力給清軍配備更多的火器。
但是再怎么樣努力, 清軍列裝火器的速度也都是無法趕上楚軍的。
而且勉強趕制出來的火槍火炮質量也根本無法跟楚軍的相媲美,炸膛的比例想當高。
原本就無法跟楚軍相比,等到楚軍全面換裝之后,那依然使用燧發槍前裝滑膛炮的清軍面對著使用后裝線膛槍炮的楚軍,自然就成了一個個活靶子。
想象一下,清軍還在排著隊踩著鼓點往前列陣推進,可是在他們根本看不見的地方,楚軍的火炮已經對著他們轟然炸響,躲藏在前方壕溝里的楚軍用后裝步槍在他們的射程之外肆無忌憚的收割著他們的生命,而清軍倉皇之下射出的子彈卻全部落了空,完全無法對楚軍產生一點威脅。
這次系統升級進入到終極階段后,出現了很多讓沈墨激動的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的支援紙牌獎勵。
最讓沈墨激動的是獎勵紙牌中出現了兩座工廠紙牌。
按照原本游戲之中的設定,這兩座工廠屬于資源工廠,既可以生產食物,也能生產木材和錢幣,還能生產火箭炮。
但是這里畢竟不同于游戲。
沈墨查看之后,發現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