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印度公司其實并非一家,在十六世紀到十八世紀兩個世紀間,西方各國,主要是葡、英、荷、丹和法等國都相繼成立過東印度公司。
雖然他們的主要業務范圍都在亞洲,但是卻都叫東印度公司,這個鍋還得讓那位發現美洲新大陸的哥倫布先生背。
當年哥倫布第一次抵達中美洲的加勒比群島之后,錯把這里當做了印度, 把當地土地當做了印度人,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到今天依然把美洲土著叫做印第安人的原因。
雖然以后人們發現錯了,但是哥倫布卻至死都不承認自己錯了。
但是這名字已經叫開了,只能將錯就錯繼續叫著。將真正的印度以及東南亞一些地區國家稱作東印度,而將美洲加勒比海的地區叫做西印度。
所以這些西方國家成立的殖民公司都叫做東印度公司。
雖然大家都叫東印度公司,但是其中最有名,存在時間最長的就是英屬東印度公司。
原因很簡單, 因為在爭奪海上霸權的身后英國先后擊敗了荷蘭和法國,取得了最后的勝利,所以他們的公司才最有名氣。以至于后世很多人提起東印度公司以為就是英國一家,其實并非如此。
說是公司,但其實就是大英帝國在海外的殖民開拓團,雖然聲名遠揚,但是多是臭名。
他們的業務范圍很廣,包括正常的商品貿易之外,還提供軍火買賣,奴隸貿易以及情報信息販賣,乃至于軍事咨詢以及武裝支持。
所謂的軍事咨詢就是他們可以提供教官幫助一些東方的土著勢力訓練軍隊。
當然訓練的軍隊肯定要使用他們的提供的武器,戰斗中抓獲的俘虜也可以賣給他們當做奴隸進行販賣。
所謂武裝支持,其實就是提供雇傭軍,收錢幫人打仗。
雖然掛著個公司的名字,但是他們其實就是一個實力強大的殖民掠奪集團,甚至擁有可以和別的國家簽訂條約,建立殖民地,甚至發行貨幣認命官員等諸多權力。
他們據說總共有十幾位大股東,全部都是大英帝國上層之中的有權有勢的人物。
而英國女王就是其中最大的股東。
面對實力強大的生意伙伴, 他們就是提供商品和服務的公司。可是如果面對實力弱小的目標,那他們就會隨時轉化為一群荷槍實彈的強盜,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只不過東印度公司如今的業務范圍主要實在南洋以及印度一帶,英帝國已經在印度站穩了腳跟,在爪哇也徹底淪為了他們完全掌控的殖民地。
對于東亞大陸他們目前的市場拓展的并不是很好,最多只是為一些邊緣勢力,比如占據琉球的鄭家這樣的割據勢力提供一些軍火買賣或者情報支持等邊緣業務。
他們的主要業務奴隸貿易以及提供雇傭軍這些卻一直沒有打開市場。
這不是他們多么守規矩,或者說不愿意,主要的原因還是東亞這片大陸上的中央集權勢力都很強大,他們沒有機會開展這些業務。
但是龐大的東方市場他們又不愿意放棄,所以在濠鏡長期派了貿易代表駐扎,一邊和鄭家這樣的割據勢力做點生意,一邊也做一些正當的東西方貿易,將東方的瓷器絲綢茶葉這些西方沒有的貴重物品販賣過去賺取利潤。
當然,他們對于東方的野心從來沒有真正消弭,一直在關注東方的局勢,尤其是東亞這片錦繡大陸的形勢,企圖在合適的時機將插手進去, 在東亞大陸上建立起殖民據點。
廣袤強大的印度都已經變成了大英帝國的盤中餐口中肉,這給了英國人極大的信心,所以對于華夏比起印度來更加廣袤富饒的土地一直蠢蠢欲動,口水直流。
而亞尼斯就是英屬東印度公司派駐在濠鏡的代表,負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