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決定的。等返回濠鏡之后,我會把我看到的一切如實告訴福格先生。我相信福格先生也會將這里發生的一切告知葡萄牙王室,他們應該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眾人點頭稱是,這的確不是他們能決定的。但是眾人難免都有些惶恐,一旦楚王強制要收回濠鏡,他們這些人恐怕就會灰溜溜的返回歐洲了。
這對于他們來說恐怕也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他們的事業重心就在濠鏡。
遙遠的衡陽,皇宮,執政堂。
楚王沈墨正在和首輔于成龍以及參議王夫之等人在聊著濠鏡的事情。
“王上,濠鏡自從前明嘉靖年間被西夷租借之后,名義上雖然依然是我華夏朝廷管轄,但實際上已經淪為了西夷控制的地盤。這次收復琉球之后,是否要趁勢收回濠鏡,將這些西夷驅逐?”
王夫之這位老先生對于這些西夷是一點好印象都沒有的,說到西夷的時候往往都是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
于成龍接過來說道:“如果琉球順利收復,收回濠鏡就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就如王上所言,這些西夷畏威而不懷德,這次孫翔將軍讓他們近距離觀察我軍軍威之后,他們必然會心生畏懼,屆時再略加威懾,那什么葡萄牙人想必也就不敢再強行租借濠鏡了,這也算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了。孫翔將軍這一招真是不錯。”
孫翔邀請西洋觀摩團隨軍觀戰的公文前兩日已經送到了衡陽。
沈墨看了之后立刻拍板同意,給孫翔回信讓他大膽去做。
一個高明的將領不僅要敢打硬仗,也要學會如何不動刀兵而屈人之兵。
孫翔顯然已經做到了這一點。
對于手下這些嫡系大將的成長,沈墨還是感到很欣慰的。
如果他們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己這個王上就能省很多心了。
對于孫翔的做法,于成龍和王夫之等大臣也都是同意的。
不過也有人提出擔憂,認為王上是不是給這些在外統兵大將權力過大,會不會導致一些不忍言之事。
這種意見只是極少數,出現也是正常。
一個朝廷聲音太多,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只有一種聲音,那同樣也不是一件好事。
作為君王,就是要正確的面對這不同的聲音,知道那些該聽,那些不該聽。
文官對武將的提防是從古至今一直都有的,歷史上武將霍亂天下的事情也是比比皆是,楚國朝廷之中有這種聲音也屬正常。
這時候就要看君王自己了,如果稍微的表現出一點傾向來,那么對應的那種聲音就會驟然變大,增多起來。
說白了,臣子們說什么樣的話,主要還是看高高在上的君王想聽什么樣的話。
對于這些聲音,沈墨選擇了視而不見,所以很快這種聲音就幾乎銷聲匿跡了。
因為楚國朝廷沒有設置專門的言官,所以也沒有職業噴子抓住這種事情不放。
聽了兩位老先生的話,沈墨又看向了已經升任禮部尚書的李志遠。
君臣之間默契完美,一個眼神就知道對方什么意思。
李志遠立刻道:”王上,臣以為趁著琉球收復之際趁機從葡萄牙人手中收回濠鏡的確是非常合適的時機。只是收回濠鏡之后,我們如何對待那些在濠鏡的西夷?是全部驅逐還是用其他的方式允許他們繼續留在濠鏡?”
眾人聞言都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沈墨微笑著點點頭,看向李志遠,示意他繼續說。
李志遠道:“王上,諸位大人,西夷在濠鏡經營百年有余,濠鏡如今雖然還居住著大量我華夏子民,但是卻也深受西洋文化侵染,成為了西洋人在東方的一個重要據點。這些西洋人對于東西方都很了解,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