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太知道他們的太子爺有幾斤幾兩了。他們這位驕橫的太子爺對于自己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也就罷了,關鍵他還輕視自己的敵人,將短短兩三年之內奪走大清半壁江山的楚王沈墨視作一個只是運氣好點的反賊頭子。
將楚軍視作一群只會燒殺搶掠的烏合之眾。
就憑這一點,福全都對這場決戰不抱希望。
但是他又改變不了太子的想法,只能做好隨時救援的準備。
昨日的決戰沒有按時打響,他的心情就變得更加沉重了。
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情況,但是卻知道那位太子爺從一開始就被楚王沈墨給牽著鼻子走了。
他派出了騎兵聯絡太子,知道了楚王因為身體有恙而推遲決戰的的消息,他心中更是疑惑,堅信楚王一定在搞圈套。
但是他不知道這個圈套到底是什么,就算有錯猜測,太子也不會相信他就此撤兵的。
所以他就只能下令讓城中的軍隊做好隨時作戰的準備,一晚上自己待在城頭上,全身披掛隨時關注著城外。
本來按照他的猜想,楚軍就要搞偷襲,應該會是在晚上進行。
可是一晚上都風平浪靜的,沒有任何異常,他讓松了一口氣的同時更加提心吊膽了。
熬了一夜的,讓已經上了年紀的福全很是疲憊,正準備回去補覺的時候,卻猛然聽見遠處傳來了沉悶的轟隆爆炸聲,還有隱約的喊殺聲,這讓他悚然一驚,明白楚軍終于動手了。
以他對楚軍的了解,知道這位楚王殿下的作戰風格。
動手之前可能悄無聲息,但是一旦動手就是雷霆萬鈞,勢不可擋。
所以福全立刻下令出城接應太子。
至于說太子手下的十萬大軍能不能擋住楚軍的突襲,福全是一點都不抱希望的。
那十萬人本來就是臨時拼湊起來的地方軍隊,士氣本就不高,別說太子這樣毫無威信又不知兵的主帥,就是他福全自己,面對楚軍的突襲,恐怕也只有逃跑這一條路可選。
那些正在瘋狂逃命的清兵看見裕親王福全的大旗都很激動,都在慶幸自己終于逃過一劫,興沖沖的向著福全的人馬迎了過去。
可是沒等到他們匯合在一起,就愕然發現裕親王帶出來的人馬前面忽然冒出來一群穿著黑衣的楚軍士兵。
這些楚軍士兵數量很多,看起來早就埋伏在那里。
他們手中的火銃向著福全的軍隊射擊,速度非常的快,射程也很遠,福全的人馬一排排的倒下。
他們還有一種四個人就能抬著快速移動的火炮,放在地上將炮彈放進炮筒就可以發射。
一枚枚炮彈在空中劃過一個弧度很大的曲線,越過楚軍士兵的頭頂,落在了裕親王的軍隊之中,炸的人仰馬翻。
除了這種奇怪的火炮,這些楚軍士兵還推出了一架架帶著輪子的奇怪武器,說是火槍,但是卻有九個槍管。
說是火炮,但是口徑卻又很小,射程又遠遠小于火炮。
操作的士兵有四個人,一人指揮,一人搬運彈藥,還有一人裝填彈藥,最后一人拼命的搖動著把手,那武器同時吐出九條火舌,向著對面的清軍部隊傾斜著密集的火力。
一排排的清軍士兵被擊倒,子彈毫無阻礙地射穿了任何盔甲。
與此同時,楚軍士兵們還在不斷地向著清軍人群中投擲著一枚枚哧哧冒火的手雷,每一枚手雷落入人群之中都會先炸翻好幾個清兵士兵。
看著如同被狂風吹伏在地面上的同袍們,清軍潰兵們目瞪口呆,失魂落魄!
老天爺,這些楚軍怎么會有這么恐怖的火器啊!
這種火器殺人的效率實在太可怕了,簡直就跟鋒利的鐮刀割草一樣讓人驚恐!
在此處伏擊的一萬楚軍士兵其中有三千人都是楚軍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