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造反實錄第三百七十九章 我康熙竟然是秦二世?
康熙走進慈寧宮的時候,看到老祖母正帶著一群宮女在紡紗織布。
老祖母面前擺著一架紡車,她坐在凳子上,打扮的跟一個普通農婦一樣,專心致志地操作著紡車。
旁邊的幾名宮女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旁邊的地上紡好的紗線已經堆了許多。
一名宮女看見了康熙,急忙要起身,康熙伸手做了一個噓聲的動作,然后安靜地坐在了一旁靜靜地看著祖母紡紗。
許久后,老祖母終于停了下來,揮揮手,宮女們悄無聲息地起身將紡好的紗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祖孫二人。
布穆布泰站起來坐到榻上,對著康熙招了招手,示意他坐到自己身邊來。
康熙溫順地坐了過來,看著祖母滿頭銀絲,眼角細密的皺紋好像更多了一些,不禁心中發酸,眼眶一紅。
“祖母,是孫兒不孝,讓您操心了!”
聽著孫兒的聲音有些哽咽,布穆布泰輕笑道:“玄燁,不要哭。你是大清的皇帝,天下人的君王,要明白眼淚是世上最沒用的東西。我紡紗不是因為宮中窮的沒有布匹做衣服了,不過是要帶個頭,讓這宮中的幾千口子人做好過苦日子的準備。”
康熙默然,他明白祖母的意思。
祖母紡紗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自從祖母開始在宮中紡紗之后,包括坤寧宮儲秀宮等其他后宮嬪妃也都跟著效仿起來,紫禁城中開始了一種自力更生的潮流。
不光是紡紗,織布這種手藝活,從慈寧宮開始,后宮嬪妃包括格格阿哥們的一應開支用度也都進行了削減,太皇太后帶頭換上了樸素的衣裳,頭上的首飾也減少了許多,吃的飯菜也變得簡單了,就連晚上照明的蠟燭也減少了。
總之,勤儉節約,自力更生突然成了紫禁城的新潮流。
這并非是康熙要求的,相反,康熙除了在祖母面前會卸下偽裝,在其他的嬪妃和兒女面前都依然保持著冷靜睿智英明神武的皇帝形象。
這一切都是太皇太后布穆布泰主動帶頭的。
康熙明白祖母這么做的意圖,就是用她自己的方式來給自己這個皇帝信心,告訴自己后宮會和他一起共克時艱。
當然,客觀上也的確是因為大片國土被楚軍占領,宮中的收入用度變得捉襟見肘起來,不得不節儉度日。
可越是這樣,康熙的心中就越愧疚,覺得自己對不住祖母。
看著眼前這個直接一手帶大,又扶持他登上皇位,看著他擒獲鰲拜,平定三藩,威懾天下的孫兒,三年前是如何的意氣風發,睥睨天下,可是如今卻神情憔悴,意志消沉,短短兩三年時間看起來蒼老了快十歲,心中又是唏噓又是心疼。
“玄燁,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是一個明智的君王,一定要保持強大的內心,清醒的頭腦,要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樣的事情。以前局勢還沒有現在這么糟糕的時候,我跟你說過一些話。你說你要堅持下去,不想輕易放棄祖宗打下的江山。可是時易世變,有些是事情即使你再不愿意面對,也要認真考慮了,否則以后可能連考慮的機會都沒有了。”
布穆布泰看著孫兒溫聲說道,神情無比的認真。
康熙心中一顫,抬起頭來看著祖母。
祖母的意思他非常明白,可是那件事對他來說的確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以前暗暗發誓,不到最后一刻,他不會選擇那條道路的。
祖母之前提過一次,看到自己態度很堅決就沒有再說過。
如今再次提出,顯然是祖母認為局勢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時候了。
可是,可是這大清真的已經到了無力回天的時候嗎?
康熙每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審視自己這幾年的政策和應對,并沒有發現自己有任何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