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造反實錄第三百九十一章 御街殺戮
大楚復興元年臘月十七日,滿清康熙二十二年臘月十七日,公元一千六百八十二年。
本日物候:荔挺出
歲煞東蛇日沖乙亥豬
九星:九紫天乙星火吉神
宿名:南方柳土獐兇六曜:佛滅
值日:玄武黑道日五行:白臘金
彭祖百忌:[辛不合醬巳不遠行]
辛巳
執日宜:祈福,祭祀,求子,結婚,立約
忌:開市,交易,搬家,遠行
連續下了三日的大雪終于停了,天空中厚厚的烏云散去,蒼穹萬里,碧藍如洗。
北京城九門大開,鼓樂齊鳴。城中彩旗飄飄,城外旌旗獵獵。
在激昂悠遠的號角聲以及三十八門火炮三十八聲轟鳴之中,楚王入城受降。
從前明崇禎十七年至今已經過了三十八年,三十八門火炮三十八響,代表著華夏衣冠沉淪,蠻夷入侵統治華夏的這三十八年。
這三十八年一來,無數的華夏子孫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就是為了保住華夏衣冠,不使中華亡于異族之手。
今日,無數華夏兒郎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理想終于實現了!
康熙手捧投降國書,領愛新覺羅家的皇子皇孫,以及一干八旗貴族,文武百官出正陽門,布衣免冠,披發跣足,向楚王沈墨請求投降。
楚王沈墨銀甲白馬,在三千黑甲精騎的簇擁護衛下從永定門入城,沿途京城百姓歡呼雀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楚王下馬接過一白發老翁手中所捧的一壺濁酒,一飲而盡。
又行幾步,接過一豆蔻少女手中菜餅……
每受一次百姓所贈,四周都會響起一片山呼萬歲之聲。
從永定門到正陽們,本來正常半個時辰的距離,可是沈墨卻足足走了一個多時辰。
在正陽門前面穿著布衣光著腳的康熙凍得腳都快失去知覺了,心中悲憤交加,認為沈墨是故意折辱自己。
遠處此起彼伏的萬歲聲更是讓他面色難看,將欲發作,但是回頭看了一眼身后,又死死咬住牙冠繼續撐著。
跟在康熙后面的一群滿清的皇子皇孫們也是凍得瑟瑟發抖,面色鐵青,一個個臉色難看之際,眼中蘊含激憤之意。
忽然,一人跳出來大聲道:“士可殺,不可辱!我愛新覺羅家的人就算不要這中原江山,難道就一定要忍受這般屈辱嗎?父皇,不如我們返回宮中,點齊人馬,跟那沈墨拼到底!”
周圍頓時一片附和之聲,十幾個宗室子都站出跟著大叫。
帶頭的雖然是一群年輕人,但是一些宗室老人看起來也有些上頭,想要加入其中跟著起哄。
場面一度有些混亂起來。
四周沒有楚軍士兵,所有的滿清侍衛和士兵也都放下了武器,等待著楚軍派人來接受。
明珠站在康熙身后不遠處瞇著眼靜靜地看著這一切,將那些鬧事的人一一記在心里。
順便觀察一下其他人的態度。
昨夜從楚軍大營返回宮中之后,太皇太后和康熙都在等他的消息。
明珠也沒有隱瞞修飾,將楚王的話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后就沉默不語了。
太皇太后和康熙聽完后也沉默了下來。
那一瞬間,明珠忽然明白了楚王的意思。
他可以對自己做出承諾,因為他是臣子。
但是他不會輕易對愛新覺羅家做出任何明確的承諾。因為愛新覺羅家到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講條件的資格。
只有強者能跟弱者提條件,勝利者對失敗者提條件,卻沒有弱者給強者,失敗者給勝利者提條件的道理。
尤其是在這爭奪天下這種時間最殘酷的事情上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