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時代造反實錄第三百九十五章 清除滿清宗廟
明珠聽見沈墨的問題,面上一如既往的平靜,好像一點都不驚訝似的。
但是沈墨確敏銳地察覺到了他的眼皮快速的跳動了一下,心中暗自笑道:“我還以為你明珠真的能做到對舊主冷酷無情,看起來還是有點不忍心的。”
等待了片刻,明珠依然保持著沉默,沈墨擺擺手,似乎很隨意地說道:“此事的確有點難為你,既然你一時半會想不到好辦法,那就先退下吧,寡人再找其他大臣商量一下。”
明珠聞言臉色微微一變,終于不再保持沉默,開口道:“王上,臣剛才思考了一下,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想法,請允許臣說給王上聽。”
沈墨“哦”了一聲,饒有興致地盯著他道:“方才還是一臉為難的樣子,這么快就有辦法了?不為難嗎?”
明珠提高聲音道:“既然如今為楚臣,自然要為王上分憂,這是臣的榮幸,一點都不為難。”
看著明珠的樣子,沈墨笑了起來:“好吧,那你說來聽聽。”
明珠道:“說起來其實并不難。滿洲昔日入關之時全族人口也就二十萬左右。如今經過將近四十年之繁衍,人口也尚未超過百萬。就算加上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也不過兩百多萬人口。這兩百多萬人口與華夏近億兆百姓相比,就算滄海之一粟,大漠里的一粒沙。只要將其融入華夏百姓之中,數十年后這世上便再也沒有滿洲一族了。”
沈墨不動聲色,點點頭道:“那如何融入?你具體有什么想法?”
明珠道:“戎狄入夏則為夏,華夏入胡則為蠻。這個辦法說到底核心就是徹底消滅滿洲一族的民族特征,去其宗廟,除其姓氏,滅其文字,改其衣冠,消滅八旗制度,改漢姓,穿漢服,讀漢語,寫漢字。數十年后,后人便再不知滿洲,只知道華夏了。屆時,王上不僅不用擔心滿洲生亂,反而能成就一番教化融合之功,簡直一舉數得,何來而不為呢?”
沈墨聽完看著明珠道:“都說納蘭明珠是滿洲第一飽學之士,果然名不虛傳。你身為滿洲人,卻提出了如此狠毒的法子,難道就不怕你的同胞們戳你脊梁骨嗎?”
明珠卻搖搖頭道:“王上,臣就算不為王上獻計,難道他們就不戳臣的脊梁骨了嗎?就算臣不提出這個辦法,難道其他人就想不到嗎?歷史上那么多的民族曾經強橫一時,如秦漢時期的匈奴,隋唐時期的突厥,兩宋時期的契丹和女真,哪一個不比滿洲強橫?可是如今卻又在何方?”
明珠說的那些曾經強橫一時的異族全部都陸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如今只剩下了一些名字和器物能夠證明他們曾經存在過。
明珠的意思很明確,這些異族不管之前多名強橫,但是最終滅亡消失的根本原因都是被更加先進更加強大的漢族文明給同化融合掉了,最終也變成了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就算自己今天不提出這些辦法來,滿洲遲早也會被華夏文明所同化,與歷史上那些強橫一時的民族落得同樣的命運。
原本歷史的走向其實也是這么發展的,入關近四十年來,滿洲的漢化程度其實已經相當高了。
康熙這一代還算是好的,包括康熙在內,滿清貴族上層大部分人還是會讀寫滿文滿語,甚至還能騎馬射箭。
但是越到后來,懂的滿語的滿洲人越來越少,甚至到了道光以后皇帝都只會說漢話不會說滿語了。
朝中的重臣從以滿人為主變成了漢人為主,尤其是晚清時期那幾位名臣全部都是漢人,唯一一個有名的旗人大臣就是那位著名的“鬼子六”。
可以說到了最后,滿清除了披著一層薄薄的異族的皮之外,里面已經全部都被漢化了。
這種結果既有歷史選擇的因素,也有滿洲貴族主動選擇融合和同化的原因。
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