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騎兵雖然悍勇,但是楚軍的馬槍和手雷給他們的士氣造成了劇烈的沖擊,須臾之間,兩百人就折損了一大半,滿地的人的斷臂殘肢以及戰馬的尸體讓剩下的人心神巨震,就連動作都變得呆滯遲鈍起來。
楚軍騎兵抓住這個機會,分成兩支策馬狂奔向著殘余的哥薩克騎兵包抄過去。
哥薩克騎兵雖然機動性強, 善于逃跑,但是這次卻根本沒有逃跑的機會了,只能被迫迎戰。
馬刀碰撞,戰馬嘶鳴,血液飚射,斷肢殘臂在空中廢物, 慘叫聲悶哼聲夾雜其中,甚至還有肉體劇烈碰撞發出的悶響聲,以及人體落地的聲音等。
但是騎兵的交戰往往都是一擊即走, 根本不會如同影視劇中那般纏斗不休。
這場近身廝殺開始的很快,同樣結束的也很快。
片刻后,殘存的數十名哥薩克騎兵已經全部倒下,只有那些失去主人的戰馬依然在原地逡巡流連。
楚軍騎兵冷漠地上前補刀,然后再次集結起來,將目光投向了拜頓和他手下的羅剎兵。
看到那群如狼似虎的哥薩克騎兵這么快就全軍覆沒,薩不素和他手下的士兵們士氣大振,立刻對拜頓再次發起了猛烈的反擊。
拜頓萬萬沒想到一向無往不利在戰場上所向披靡讓所有敵人都聞風喪膽的哥薩克騎兵竟然輸的如此干脆徹底,直接傻眼了。
但是他畢竟也是久經戰陣的軍人,很快就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此時,黑龍江城已經不可能再拿下了,守軍得到援軍,士氣大振。而己方士兵卻明顯士氣下跌,再打下去別說拿下城池了, 就是他自己恐怕也得交代在這里。
更可怕的是這支突然出現的騎兵部隊, 他們的冷靜讓人懼怕, 他們的強悍令人側目, 更讓人擔心是他們的裝備和戰法更是聞所未聞, 見所未見。
拜頓雖然不認識漢字,但是看著那面血紅色的大旗,終于想到了之前梅里尼克所說的楚軍。
如果這支騎兵就是那個華夏新的君主手下的軍隊,那的確是非常棘手的對手。
拜頓很快下令留下一支軍隊殿后,其他人迅速撤退。
薩不素眼看羅剎兵要撤退,立刻下令追擊。
但是那支作為殿后部隊的羅剎兵卻死死纏住他們,使他們沒有辦法追擊拜頓的主力。
這些羅剎兵表現的非常兇悍,薩不素手下的士兵雖然都很勇敢,但是一時半會也無法擊潰他們。
薩不素立刻讓人傳訊給城中的索額圖,讓他帶兵出來支援。
若是能把這支羅剎軍隊留下來,那羅剎國在黑龍江的實力將會大損,局面就會變得完全不一樣。
交代之后,薩不素又將目光投向剛剛立了大功的那支楚軍騎兵,目光復雜,既羨慕又欽佩。
那位竟然能訓練出這么精銳的騎兵,當真是讓人驚訝啊!
如果此時這支騎兵能追上去跟在羅剎人的后面不斷襲擾的話,那羅剎人撤退的速度將會大大減緩。
到時候自己就有機會帶領部隊上去留下這支羅剎兵了。
可是他知道這支軍隊不歸自己指揮,一時間也只能想想而已。
沒想到一騎從隊列中出來, 策馬向自己這邊過來,高聲問道:“哪位是黑龍江總兵薩不素將軍?”
薩不素高聲道:“本將就是薩不素,請問有何見教?”
那人道:“末將是大將軍李彪麾下近衛團騎兵營營長孫德勝,傳大將軍令:請薩將軍在擊潰羅剎殿后軍隊后收攏部下暫時回城休整,之后的戰事有我軍接手。大將軍率主力在二十里之外,請薩將軍放心。另外,末將現在就帶人去追擊羅剎兵,不會讓他們輕松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