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體系很快陷入了混亂之中,一時間火力強度下降了許多。
袁學勇和曲虎兩人在機槍陣地上用望遠鏡都看傻了。
現在的民團都這么強悍了嗎?
這冷槍打的也太準了吧!
而且還不是一個人準,好幾個都是這么準。殺的鬼子的歪把子機槍面前根本沒人敢靠近了。
這時候八路軍隊伍中,甚至國軍正規軍中都普通還沒有狙擊手這個概念,一般叫做神槍手,狙殺也要做打冷槍。
他們都是帶過兵的人,可太知道要培養一名神槍手是多么不容易的了。
除了要耗費無數的子彈之外,天賦也非常的重要。
往往一個團,一個營能有那么一兩個神槍手,那已經是相當厲害了。
可是眼前沈墨一個小小的保安團,竟然有五六名狙擊手,這簡直離譜!
讓人嘴角忍不住流下了羨慕的淚水。
“還愣著干啥?小鬼子的機槍啞火了,那就給老子壓制他們的步兵,給突擊隊創造機會!”
曲虎不等袁學勇這個指揮官發話,先大喊了起來。
袁學勇也回過神來,立刻下令道:“壓制鬼子步槍火力!”
此消彼長,鬼子的機槍陣地啞火,沈墨這邊的機槍陣地則對準了那些鬼子步兵開始壓制。
三八大蓋再厲害,也根本無法跟機槍抗衡。
很快就被機槍火力壓制的完全抬不起頭來,只能躲在工事后面盲射。
如此一來,火力一下子降了下來。
薛浩男帶領的突擊隊早就躍躍欲試了,在沈墨一聲令下后立刻向著日軍陣地狂奔而去。
當然在沖鋒的過程中并非許多影視劇中那樣一窩蜂地端著槍就往上沖,那根本就是送人頭。
沈墨這段時間一直讓部隊訓練步兵連排進攻的三三制戰術,現在的突擊隊差不多就是一個連的人數。
在沖鋒的時候在各級軍官的口令下很快就形成了三三制的進攻陣型。
三個排交替掩護,交替前進。
每個排的三個班也按照三三制交替掩護,交替前進。
每個班的三個戰斗小組也是如此。
每個戰斗小組的三個人也是如此。
就跟套娃一樣一層套著一層。
突擊隊員們貓著腰,端著槍,按照各自的位置交替前進,而且前進的路線也不是完全的直線,而是采用一個大概的之字形路線行進。
這也是為了避免敵軍判斷出來沖鋒路線進行預瞄。
袁學勇在望遠鏡里看著突擊隊員前進的身影,臉上露出了驚異的表情,喃喃道:“這個沈兄弟練兵真有一套啊!”
曲虎也是指揮官,雖然平日里打慣了游擊戰,但是基本的眼光還是有的,看見這一幕,也是詫異道:“現在的保安團都這么厲害了嗎?這進攻陣型真的厲害啊!”
這時候我軍的三三制其實還并不成熟,成熟期大概是在解放戰爭的是時期。
抗戰時期因為我軍的隊伍基本上都是在敵后采用游擊戰,所以三三制的誕生也沒有這個土壤和環境。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我軍的裝備以及人員素質都大幅度提升,跟敵人經常進行正面陣地戰,三三制才有了成熟的土壤。
后來建國后在韓戰之中讓鷹醬和他十七個堂口的小弟們吃了大虧,三三制這才聞名于世。
蘇白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在袁學勇他們身后,聽見兩人的話,好奇地問道:“伱們在說什么?”
她雖然官階很高,但是畢竟屬于情報官員,沒有一線帶兵經驗,自然看不出好壞。
袁學勇見到長官詢問,只能簡單解釋了一下。
蘇白聽聞,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