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張獻忠則在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自稱大西皇帝。
崇禎皇帝年年剿賊,耗費了無數錢糧,逼的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慘不忍睹。
但是這賊卻越剿越多,大明這座大廈已經千瘡百孔,搖搖欲墜。
除了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股已經成了氣候的,各地還有不計其數的規模大小不等山賊匪寇,四處橫行,殺人越貨,整個大明一片烏煙瘴氣,末世景象暴露無遺。
而在外面,還有關外的建奴不斷叩關襲擾,大明根本無力應對。
內憂外患之下,此時的大明就如一艘巨大的船身上全是漏洞的巨艦,正在以一種不可逆的姿態在緩緩沉入水中,直到最終被徹底淹沒在海面之下。
所以,在這種境況下,朝廷也沒有心情更沒有精力再去舉辦掄才大典了。甚至為了能籌措到錢糧軍餉,崇禎皇帝甚至默然吏部公開賣官。
還好,崇禎皇帝還是要點臉面,沒有說只要交錢就給授官。賣官的對象只局限于那些沒有官職在身的舉人們。
舉人本來就有直接當官的資格。只不過是原來坑少蘿卜多,要想當官得排隊。
啥時候能輪到你那就不好說了。
要是沒有路子,可能等上一輩子都有可能。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只要你出錢,就能給你安排差事,讓你早點當上官。
而這個時候,面皮薄的崇禎皇帝還是本著對大明負責的態度,只將授官的范圍限制在八品和從九品之間。
其實就是八品、從八品、九品以及從九品這四個品級的官職。
所以,沉墨的娘舅就花錢給沉墨買了一個名額,所以沉墨就成了這高密縣縣丞。
知縣為一縣之尊,所以文雅一點被人稱作縣尊。而縣衙內部的人為了以示親近,所以往往稱呼知縣為大老爺。
而縣丞作為知縣的副手,也就是一個縣的二把手,為正八品。所以往往就被下面的人稱作二老爺。
縣丞往往設有自己的衙署辦公,與主簿一起左理知縣,分掌一縣之糧馬、稅收、戶籍、巡捕等事務,有些事務簡單的縣也可以不設縣丞。
再下面就是主簿。雖然同樣作為知縣的副手,但品級比縣丞低,只有正九品,往往被稱作三老爺。
在下面還有一個典史,掌管一縣監察獄囚之事,被稱作四老爺,品級為從九品。
一個縣衙基本上就這四位有官神的,都可以稱作朝廷命官。
有些縣還會設置巡檢,主管抓賊捕盜,維護治安,也是從九品。不過因為權責太小,所以無法跟上述四位相提并論。
沉墨上任至今兩月有余。作為一個新入仕途的年輕人,誰人剛開始的時候都有一些定國安邦的抱負。
沉墨自然也不例外,上任之初很是勤勉。查訪民情,審查積桉,每天忙的腳不沾地。
一周前,高密縣連續下了好幾天的大雨,許多河流甚至泛濫,淹沒了不少良田房屋。
作為縣丞,沉墨又親自帶著人組織防汛抗洪,查看各處堤壩,結果卻因此受了風寒而發起了高燒,差點一命嗚呼。
在昏昏沉沉之間,就換了一個靈魂。
而眼前這個大鼻子的捕快打扮的人就是高密縣的捕頭關鵬,因為沉墨這個縣丞主管的就有巡捕一事,所以算是關鵬的直接上司。
算是整個高密縣衙跟他最熟悉的人。
搞清楚了這些,沉墨定了定神,想要坐起來。
大鼻子的關鵬急忙扶住沉墨的后背,給他后背用枕頭撐住。
“關捕頭,看你神色驚慌,可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沉墨坐好后出聲問道,心中卻在嘆息自己現在這具身體很是孱弱。到底是一個文弱書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