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笑道:“我敬的是孔夫子,而不是這些見風使舵,有奶便是娘的孔家人。一群趴在孔夫子功德上面的寄生的蛀蟲罷了,何德何能值得尊崇?我沒有親自提刀砍上門去,都算是看在孔夫子的面子上了。”
這番話聽得關鵬目瞪口呆,急忙告辭離去。
他不知道這位可是明末文人中的另類李贄的門徒。
李贄是什么人?那可是對儒釋道三家都極其瞧不上的“狂人”,尤其是對儒家和孔夫子都是持大肆批判的態度的。
針對當時官學和知識階層獨奉儒家程朱理學為權威的情況,貶斥程朱理學為偽道學,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為是非”。
李贄對被歷代皇帝奉為金科玉律的儒家經典和孔孟之學進行抨擊,對儒家經典的《六經》《論語》《孟子》表示了極大的輕蔑,認為這些不都是圣人之言,是經過后人吹捧拔高形成的,不能當做萬年不變的真理。
在他的許多文章中,以戲謔嘲諷的筆調貶低孔子,這在尊孔子為至圣先師的時代,是一種非常大膽極其狂妄的舉動。
他認為孔子并非圣人,孔子沒什么了不起的,人人都是圣人,沒必要一定要去學孔子。這就把孔子從至高無上的圣人地位上拉下來了。如果一定要將孔子奉為偶像,言行舉動都學孔子,那就是一種丑態了。
李贄否認儒家的正統地位,否定孔孟學說是“道冠古今”的“萬世至論”,認為不能將其當做教條而隨便套用。
雖然孟子早就提出“民為貴,君為輕,社稷次之”的主張,當在歷代統治者中,基本上就是一種政治口號,根本從來沒有真正去實踐過。
但是李贄卻直接喊出了“天之立君,本以為民“主張,認為老百姓才是天下之本,有了百姓才有了皇帝。
李贄雖然已經去世及四十多年,但是在天下卻依然有他的許多信徒。
楊鳴就是其中一個。
所以他自然是對孔家不屑一顧的。
關鵬找他商量,肯定會是這樣的結果。如果找一個真正的儒生來商量的話,那肯定就是另外一番結果了。
關鵬下定決心后,回到營中,立刻召集了兩百名精干士兵,帶上干糧武器,打好綁腿,帶著劉元等人離開蒙陰,向著毛陽鎮而去。
綁腿在沉墨的軍隊中已經是一個必須配備的裝備,每個士兵的背囊中都帶著三四副,這東西取材容易,制作簡單,成本低廉,功能多用,在軍隊中深受好評。
甚至連許多文官看到了都學會了打綁腿。
且說孔家管事孔科帶著三十名家丁氣勢洶洶地來到了劉家莊。
他讓家丁們驅趕所有的百姓在打谷場上集合起來,然后清點人數,發現了劉元幾個人不在之后,立刻逼問他們的下落。
可是在他再三的逼問下,劉家莊的百姓沒有一個人開口。
大家都知道劉元等人是為了鄉親們的活路而去搬救兵了,肯定不能出賣他們。
孔科見狀,惱羞成怒,讓人先將劉元等人的家人拉出來,將他們的孩子綁起來吊在高高的旗桿上,威脅道:“你們不說,那本老爺就將這些小崽子活活地給摔死!”
那些幼小的孩童被繩子綁在身上勒的很難受,又吊在空中,一個個害怕的哇哇哭了起來。
尤其是劉元的小兒子,今年才三歲,小臉都青了,被吊在空中哭的上氣不接下氣。
劉元的妻子沖上來想要救兒子,卻被旁邊守著的一個孔府家丁一腳給踹倒在地,一頭撞上了旁邊的石碾子,昏死了過去。
孔科被那些孩子哭得心煩,從一個家丁手中搶過鞭子,啪地一聲就抽在了一個七八歲的小孩的臉上,孩子的臉瞬間皮開肉綻,血肉模湖,疼的發出了撕心裂肺的慘叫。
孩子的母親慘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