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城中,縣衙之中,項元忠腳步匆匆,神情雖然沉著,但是卻帶著一絲明顯的激憤之情來找沉墨。
“侯爺,吳三桂這個王八蛋果然帶著韃子入關了。”
將手中的情報遞給沉墨,項元忠語氣頗為憤怒開口道。
之前沉墨其實早跟他說過,吳三桂遲早有一日會引清兵入。
項元忠雖然如今對沉墨佩服五體投地,但是對這個預言還是不太相信會發生。
在他看來,吳家世受皇恩,吳三桂父子倆都被崇禎皇帝封了爵位,又帶著大明最精銳的關寧軍,替大明天子鎮守著從天下第一雄關,就算投降李自成,也萬萬不會投降韃子的。
可是事實卻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一下子將這位昔日的大明天子親軍給打擊的暈頭轉向。
若是吳三桂在他面前,他肯定是要揪住吳三桂的領子質問他為何要這么做。
眼前的情報上內容是:“
四月二十一日,大順皇帝李自成與吳三桂在山海關附近的一片石進行了決戰。
戰至四月二十二日,吳軍漸漸不支。吳三桂乃降于滿清攝政王多爾袞。
多爾袞遂領數萬清兵精銳入關,跟吳軍聯聯手攻打大順軍,大順軍最終不敵,主將劉宗敏受傷,急令撤退。
四月二十六日,大順皇帝李自成逃到京城,僅剩三萬余人。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稱帝,怒殺吳三桂家大小三十四口,次日逃往西安,由山西、河南兩路撤退。”
看著眼前的情報,沉墨輕輕嘆了口氣。
自己在山東折騰出這么大的動靜,也依然沒有改變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
歷史的慣性遠比人們想象中要強大的多,所謂的蝴蝶效應并沒有那么的厲害。
不過沉墨的這種感慨只是藏在心里,面上卻是一如既往的平靜從容。
項元忠看著平靜如往昔的齊侯,心中的憤怒和焦躁竟然也漸漸平息緩和下來。
既然是早就在齊侯預料之中的事情,自己又何必憤怒。齊侯所做的一切不就是為了應對今日的局面嗎?
自己要做的就是要幫齊侯早日平定山東,然后聚合能量最終跟滿清和吳三桂抗衡。
將來有日在戰場上擊敗吳三桂,然后再質問他也不遲。
時間關系,以下內容非正式更新內容。老樣子,還是先更后改。看到此處的書友明天刷新后再看修改后的內容。
“鄭都督,現在眼前最大的威脅就是這個大沽口炮臺。這個炮臺上面有五十門火炮,另外還有至少一千清兵守衛,扼守著海河入口。只要拿下這個大沽口炮臺,這海河對我們來說就是一路坦途了,戰艦甚至能直接開到天津衛城下。“
一名殿前司的探子站在鄭云龍的新旗艦“南昌”號上面指著遠處的大沽口炮臺介紹著情況。
這艘新旗艦不同于過去的旗艦“洞庭”號,只是一艘重型戰艦,這艘新旗艦則是一艘戰列艦,也是此次出征唯一的一艘戰列艦。
鄭云龍作為此次出征的主帥,身旁站著一群將領軍官。
本來沉墨是安排他跟樊鵬飛搭檔的,但是后來臨時改變,樊鵬飛跟著沉墨去了江南戰場,所沉墨又將李彪給了鄭云龍。
李彪跟鄭云龍他們一樣,都是民兵出身,之前一直負責警務治安,在楚國立國后擔任警部尚書。
雖然是警部尚書,但其實也是一名武將,平日里也經常帶兵操練,率兵剿匪,也是沉墨麾下一員悍將。沉墨也將楚國的內衛部隊都交給了他指揮。
只不過他平時比較低調,有沒有獨立帶兵出征的經歷,所以往往被人忽視。
這次出征,除了一萬水兵之外,另外還有三萬陸軍。
名義上都是由鄭云龍指揮,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