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墨帶著五萬齊軍,分成水陸兩路,同時沿著運河滄州方向行軍。
齊軍的水師規模如今再度擴充,除了渤海艦隊和東海艦隊這兩支主力艦隊之外,還單獨成立了一支內河艦隊。
內河艦隊的有三百多艘大小船只組成,其中戰艦為五十多艘,剩下的基本上都是運輸船,既能運兵也能運輸糧草輜重,打仗行軍的時候自然要比走陸路要省事的多。
李牧帶著一萬騎兵沿著運河走陸路打前陣,沉墨則帶著主力步卒坐船隨后緩行。
一路上,齊軍聲勢浩蕩,沿途的州縣城池紛紛開門歸降。
等大軍到了滄州城外的時候,身后的東光、南皮兩縣已經劃入了齊軍的地盤之中。
留下了少量士兵駐守,呂歸塵自會派出官員接手這些歸順的城池。
到了滄州城下之外,沉墨下令全軍登陸,在滄州城西北方向五里之外扎下營盤,讓李牧派出騎兵清理滄州城外的所有威脅,對著滄州城做出了圍攻的姿態。
次日,齊軍就離開大營來到滄州城外列陣,擺出一副要攻城的架勢來。
聽著城外的蒼涼的號角聲,冬冬作響的戰鼓聲,還有號炮聲,城中的滿清豫王,多爾袞的親弟弟多鐸,饒是也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勐將,也是心中凜然,帶著吳三桂來到城頭向下觀望。
只見一眼看去,城下呈現出一片無邊無際的紅色海洋,那是齊軍戰甲和戰袍的顏色,如同一片龐大無匹的血海一樣讓人炫目心驚。
多鐸和吳三桂等人都是軍中宿將,大概看過,就知道城下的齊軍至少在五萬人以上,而滄州城中的守軍,包括他們這次帶來的不到一萬的人,還有臨時拼湊起來的鄉勇壯丁等,最多也就是一萬兩三千左右。
雖然從常理上來說攻城的一方兵力往往要比守城的一方多數倍才可以,但是那也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他們這次為了救援覺羅巴哈納和石廷柱,帶來的基本上都是騎兵。
騎兵野戰雖然厲害,但是用來守城的話就不那么擅長了,而且用騎兵守城的話,也屬實有點浪費。
而且從石廷柱兩人送回來的求援信來看,齊軍的裝備火力明顯不差,而且這次又是挾殲滅兩萬清軍的大勝之勢而來,正是軍心可用,士氣如虹的時候。
在看他們這邊,滄州剛剛歸降大清沒多久,城中人心尚未歸附,就連那些臨時拼湊起來的鄉勇壯丁也都被刀子逼著來的。
地利人和這兩點清軍是一個都不占的。
一旦齊軍攻城,稍微情勢不好的時候,恐怕這些被逼著守城的鄉勇壯丁就會最先亂起來。
而且多鐸還用單筒望遠鏡看見了運河上幾乎遮擋了整個河面的齊軍戰船。
再加上,城下的數萬齊軍展現出來的那種滔天氣勢,一看都是訓練有素的精銳之師,跟他們以往見過的明軍簡直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軍隊,甚至讓他們看一眼就會覺得心中凜然,感受到了強烈的威脅。
時間關系,以下內容還是先更后改。看到這里兄弟明天刷新再看修改過的內容。
“鄭都督,現在眼前最大的威脅就是這個大沽口炮臺。這個炮臺上面有五十門火炮,另外還有至少一千清兵守衛,扼守著海河入口。只要拿下這個大沽口炮臺,這海河對我們來說就是一路坦途了,戰艦甚至能直接開到天津衛城下。“
一名殿前司的探子站在鄭云龍的新旗艦“南昌”號上面指著遠處的大沽口炮臺介紹著情況。
這艘新旗艦不同于過去的旗艦“洞庭”號,只是一艘重型戰艦,這艘新旗艦則是一艘戰列艦,也是此次出征唯一的一艘戰列艦。
鄭云龍作為此次出征的主帥,身旁站著一群將領軍官。
本來沉墨是安排他跟樊鵬飛搭檔的,但是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