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軍,又占了這北京城,還打下了大半個北直隸,但是這些地方跟整個中原天下相比起來只是一個角落,還是太小了。中原人一直將我們大清視為蠻夷,我們要想征服整個中原江山,就得不停的地殺人,直到殺到他們全部屈服為止。
可是我們能殺得完嗎?現在我們的兵鋒才剛出北直隸,還沒進入山東,就吃了這么大的一個敗仗,巴哈納死了,石廷柱那個奴才也成了廢人,現在連老十五都被困在了滄州城,這說明什么?
說明了這中原江山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占領的。
要是再打下去,我們的人越死越多,我擔心到時候不僅我們坐不穩這中原江山,甚至連關外都要丟了。一旦到了那個時候,我們這些人就算全部戰死了,有什么臉面去見老汗?這可是他辛辛苦苦以十三副盔甲起兵出生入死打下來的江山啊,難道就這么丟了嗎?”
代善這番話說的許多人頻頻點頭。
這倒不是說他們故意附和,實在是滿清剛入關的時候他們內部本身就在是留下來繼續占領中原江山還是跟以前一樣搶一把就回去這兩條路線上有分歧。
只是后來隨著清兵的節節勝利,搶一把就走這種聲音越來越小,最終失去了市場。
但是現在滿清剛剛入關,持這種觀點的人還是很多的。
德州之戰,兩萬大軍被全殲,孔有德的六千天佑軍被滅,多鐸和吳三桂被圍滄州,這一連串的失敗一下子又讓這個觀點沸騰起來,開始占據了上風。
面對著代善的這番說辭,多爾袞一點都不意外。
這都是老調重彈了,他早有這個心理準備。
若是以往有人這么說的話,他早就噼頭蓋臉罵回去了。
但是今天形勢不一樣了,代善都親自出頭了,說明許多人已經對滿清能夠入主中原這件事開始產生懷疑了。
一連串的失敗表面上是對滿親入主中原的成功率產生了懷疑,但是本質上其實是對他多爾袞的能力產生了懷疑,繼而懷疑他堅持的主張。
通過挑戰他的主張來挑戰他的權威,最終將他從攝政王的位子上掀翻下去。
多爾袞對這些人的心思洞若觀火。
他深吸一口氣,盡量讓自己冷靜下來,企圖再一次說服這些代善這些人。
“大貝勒,還有諸位大臣,事情遠遠沒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德州一戰雖然輸了,但是主要的原因不是敵人太強,而是我們輕敵了。
我們之前根本沒有想到那齊王沉墨會抗拒我大清的招降,準備不足,也沒有帶攻城武器。而敵人準備充分,所以我們才會打敗仗。
孔有德兵敗也一樣,多鐸被困滄州都是一個同一個原因。雖然打了敗仗,但是我們從老汗起兵反明開始,這么多年雖然打了不少勝仗,但是也打過不少敗仗。
寧遠之戰,老汗甚至都死在了明軍的火炮之下。可是難道我們八旗男兒就怕了嗎?就慫了嗎?我們就不敢再跟明軍打仗了嗎?
如果怕的話,我們今天也不會坐在這大明的京城里,坐在這大明皇帝曾經的王府里!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滿洲兒郎不怕失敗,不怕死,不屈不撓才做到的。我們等待了這么多年,好不容易找到了這么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順利入關,收降了這么多大明的文官武將,看到了入主中原江山的希望,難道就因為打了一兩場小小的敗仗就要放棄這么好的機會嗎?放棄讓我們大清一統天下的好機會嗎?
如果你們是我,你們會甘心嗎?”
多爾袞的句句逼問,讓場面有些沉悶,很多人似乎被他說動了。
但是代善又不是不經世事的年輕人, 豈能那么輕易被他說動。
“老十四,你說的有道理。這個機會的確得來不容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