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看著眼前的圖標,沉墨在考慮要不要訓練更多的草原騎兵。
殖民時代的總人口是一千人,沉墨之前決定兵民比例五五分,也就是說農民和士兵各占五百人的名額。
現在已經有了一百名弓箭手,三百名火槍兵,還有三十名草原騎兵,也就剩下了七十個名額了。
這七十個名額是全部用來訓練草原騎兵呢還是留著用來召喚其他的兵種。
足足想了三秒鐘左右,沉墨終于決定再訓練二十名草原騎兵,總共湊夠五十個人,剛好編成一個騎兵隊。
于是,兵營的訓練菜單中又多出了二十名的草原騎兵。
草原騎兵的價格貴啊,一個要五十兩銀子,而且還是不帶馬的那種。
要想給他們配馬,就得從馬場中購買。
這又是一筆額外的支出。
所以怎么說騎兵貴,養不起呢。
這又是一千兩銀子又沒了。
訂單下好了,就等著人員到位了。
沉墨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的軍事建筑上。
首先是馬場。看了一下建造進度,馬場已經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以當前的進度來看,最多再有一天其實就完成了。
馬場并不需要太堅固復雜的構造,讓馬有一個能遮風擋雨的馬廄,以及一圈圍欄就差不多了。
不需要多大的成本,耗費最多的就是木料了。而木料在當前來說卻是最不用花錢的材料。
馬場不僅便宜,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沒有建造數量限制。
常理來說,要建造馬場必須要有合適的地形,比如說水草茂盛,適合放牧。比如說地形隱秘,適合防守和保密。還有諸如這個氣候條件也要合適,反正要求是挺多的。….
但是有了系統之后,這些限制條件已經被減少到了極致,只要有足夠的建筑材料以及符合要求的空地,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的限制了。
水草茂盛的話,這片荒原到處都是草木,距離河邊又不遠,很適合放牧養馬。
沉墨想了想,干脆多建造幾個馬場的了。這樣的話,馬匹提供的速度就會快上許多。
有了足夠的戰馬,不僅可以讓騎兵們每人都配備一匹戰馬,甚至可以做到一人雙馬,戰斗續航更長,作戰范圍更大。
當年的蒙古騎兵之所以能一路打到歐洲去,就跟他們這一人雙馬甚至一人三馬都有很大的關系。
除了騎兵之外,其他的步兵也可以騎馬行軍啊,這樣就極大地提高了部隊的機動能力,不需要每次行軍都靠兩只腳底板了。
想到就做,沉墨立刻打開小地圖,在周圍掃視了一圈后,找到了幾處適合建造馬場的空地,然后伸手在眼前的虛擬光幕上用手指一劃,幾個馬場的圖標就出現在了他選定的那幾個地點上,狀態為待建造。
他在面板上這么一操作,建造的指令就會同步到那些農民們那里。只要有人閑下來,就會自動趕去開工。
因為馬場這種屬于系統標準建筑,規格樣式都在這些農民的腦袋中,所以根本不用多交代,都知道該怎么建造,人多的時候也會主動進行分工,根本不需要沉墨親自去交代自己的要求。
除非是那種系統建造菜單中沒有的建筑,沉墨就需要自己畫出圖紙告訴手下人該怎么建造。
加上即將完工的這座馬場,沉墨一口氣打算建造四座馬場。
在搞完馬場的事情之后,沉墨又將目光最后注意到了小型堡壘上面。
小型堡壘的功能是除了作為
防御預警建筑之外,還能從其中生產虎蹲炮以及連弩兵。
一座小型堡壘,除了需要那些基礎的建造材料之外,還需要花三百兩銀子向系統購買一張建造許可證,否則就算建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