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就到了三天之后,這期間支援紙牌兌換的三十名草原騎兵和兩門虎蹲炮還有一名文官已經全部到位。
從兵營訓練的另外二十名草原騎兵也已經到位。
四座馬場也已經全部建造完成,按照系統的說明,每座馬場最多可以同時容納一百匹馬。
也就是說四座馬場可以同時承受四百匹馬。
當然,不是說有了馬場之后就立刻會出現馬,這顯然太不符合系統的運行邏輯。
要想讓馬場里面有馬,就得花錢買馬。
從種類來看,既有戰馬,也有挽馬和馱馬。
戰馬肯定就是打仗的時候騎得馬,是屬于最好的馬匹。
而挽馬和托馬雖然也能讓人騎乘,但是主要的作用還是拉車和運貨。
從價格上來說,戰馬最貴,挽馬和馱馬想對更便宜。
從性別上來說,母馬比公馬要貴。
從年齡上來說,馬駒比成年馬要便宜。
所以,這就需要沉墨根據需要采購不同的馬匹。
看完了價格,又盤算了一番手頭現有的資金之后,沉墨首批采購了三十匹戰馬,以及二十匹挽馬。
三十匹戰馬除了要給那二十名沒有戰馬的草原騎兵配備之外,剩下的十匹則是沉墨自己和法海等少林弟子以及傳令兵的坐騎。
十三名少林弟子有一半留在城鎮中心承擔防衛任務,所以日常跟在沉墨身邊的就只有六人。
沉墨又多訓練了三名草原騎兵編入了自己的親兵隊里充當傳令兵。
另外二十名馱馬則是用來拉車運貨的,以后無論是日常運輸需要還是跟野牛部落的交易或者出去打仗都少不了需要運輸隊的。
另外,沉墨還購買了五十匹小馬駒,其中公馬十匹,母馬四十匹。
雖然是小馬駒,但是只要它們每天飼養在馬場里面,成長的速度絕對遠超正常的馬匹,用不了多久就能長大了。
馬駒的價錢可比成年馬匹要便宜很多,所以在當下不急需那么多馬的情況下購買馬駒是一個很合理的選擇。
不過馬匹的確費錢,沉墨剩下的資產幾乎消耗殆盡。
不過現在暫時也沒有用錢的地方了。
不過沉墨還是用剩下的錢又建造了四艘武裝運輸船,讓手中運輸船的數量增加到了五艘。
這還不包括漁船。現在碼頭上的船塢另外還造出了二十艘漁船。這二十艘漁船每天在魯卡河上穿梭往來,將打撈到的魚送到碼頭上,碼頭上有專門的農民將這些魚進行簡單的處理后送往各處的廚房。
現在人多了,肯定不可能全部在一起吃飯了,沉墨作為領主有一個位于城鎮中心里面的小廚房,專門供他一個人吃飯,有兩個廚娘負責給他做飯。
兵營里有一個大廚房,有專門的后勤隊承擔做飯任務。
另外,內城也有一個廚房,專門承擔在內城工作的人的吃飯問題。….
在外城忙碌的人也有一個大廚房。
雖然分成了幾個廚房,但是大家吃的東西也都差不多。
食物的種類還算豐盛,既有畜欄里面飼養的各種牛羊豬以及雞鴨鵝這些常見的牲畜家禽的肉,也有狩獵獲得的野牛肉以及羚羊駝鹿等,還有各種漿果野菜等果蔬。
現在有了漁船,所以餐桌上每天都有魚肉。
魯卡河附近沒有人煙,河中的魚數量非常的多,種類也很繁多。所以捕魚隊每天都是滿載而歸,
不僅馬場有加速生長的功能,畜欄更是如此,而且加速效果比馬場更明顯。
那些家畜家禽們在畜欄里面生長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傳聞中那些
打了生長激素的雞的出欄速度。
所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