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源手持青釭,靈動而舞,在石碑之上刻下了一行字。
“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韓而高視.趙所向,萬人之?dāng)常鹿谌?;一身之膽,聲雄百代?
當(dāng)陽之役,忠以衛(wèi)上;漢中血戰(zhàn),義貫金石。
捐軀殉國之志,冒流鏑而不改;輕生重義之德,面刀斧而彌堅。
心懸水鏡,鬼神無以蔽其形;質(zhì)過松筠,風(fēng)霜不能改其色。所向之忠勇,蒼天可表,日月可鑒。”
一段碑文,一氣呵成,沒有絲毫停頓。
最后的落款之處,楊清源刻下一行略小的字體。
“周,楊清源敬立!”
一旁的小楊過剛開始學(xué)文,不知其中文采。
但是柳望舒就不一樣了,其師原本就是翰林學(xué)士,詩詞大家,師娘也是當(dāng)世才女。對于詩詞歌賦的鑒賞能力,柳望舒不遜一般才子。
楊清源這一小篇駢文,文采不凡,所銘刻的碑文之上更是隱隱透出劍意。
柳望舒不由心中再添一分好感。
在做完了一切之后,楊清源恢復(fù)了洞中的八門石陣。帶著柳望舒和小楊過出了山洞。
楊清源將此地交給了真定縣管理。
雖然只是一個山寨,但是還是有一定的價值的,不管是屯兵還是藏糧,此地都是個不錯的選擇。再不濟(jì)也不能在讓其他土匪再占了去。
在交接完畢之后,楊清源一行人便下了龍隱山。
龍隱山腳。
楊清源和柳望舒兩人兩騎,遠(yuǎn)離大隊(duì)人馬。
“楊兄,打擾多日,我也要繼續(xù)我的江湖歷練了。”柳望舒一緊手中的名劍扶搖。
她自青州登岸,便游歷江湖,要劍試天下,追求更高的劍道。在平山郡這幾日,已經(jīng)是她停留最長的一段時間了。
但這也是柳望舒來到中原之后,最開心的日子,每天與楊清源論劍,楊清源時不時還會講些朝中軼事、江湖掌故,兩人相處很自然,也很舒心。
“柳姑娘打算前往何處?”
柳望舒的告辭,本在楊清源的意料之中,但是心中還是不舍。
這樣一個相性相合的友人,極為少見。
“我想先去邊關(guān)走一圈,看看那里的月光有何不同?”
“嗯,很不錯??!”楊清源說完之后,沒頭沒腦地說了一句,“兩月之后,我就要回神都了!”
“等我從邊關(guān)回來,就去神都找你!”
柳望舒聽懂了楊清源話中的意思,轉(zhuǎn)頭看著楊清源,面上微微紅暈,不知是否是因?yàn)轱L(fēng)雪太大。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
柳望舒輕聲說完,便縱馬而去,跑出百丈之后,又回頭朝著楊清源揮了揮手。
楊清源微微一笑,束音成線。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