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
“陛下,老臣以為,周明生本已是罪大惡極!如今雖然因為一些原因,難以定罪,但是當斬之,以正國法!”
程青松話中明著在告訴周帝,自己對于李守一案的態度。
我知道,陛下心有顧念,所以沒有重審李守一案,但不代表我認可李守一案的結果,現在既然涉及到了元兇首惡!那么周明生就應當處斬。
程青松知道天子的難處,也理解天子的難處,但不代表他認可天子的做法。
而另一邊,于延益也站了出來,他是兵部尚書,對于刑偵之道不甚了解。
他是直臣,沒有程青松的顧慮,直言道,
“陛下,李守一案原本便是證據充足,衛大人說得雖然有道理,但不是擱置李守一案的原因。李守一案可以暫且封存,繼續調查,但是周明生當斬!光天化日,對抗執法,滅口證人,此風不可助長!”
楊清源將天機弩的線索交給于延益,雖然目前還有查到確鑿的證據,但是于延益知道此事和太子決計脫不了干系。
以程青松和于延益的地位,自然是不懼衛東來的,更是敢直諫周帝。
武英殿大學士和一位地位權勢等同于大學士的都察院正旗幟鮮明地支持楊清源,讓眾人在羨慕之人,也感到事情的撲朔迷離。
但很快事件就上升到了眾人未曾估計的高度。
建極殿大學士李宏毅直接站了出來。
“程大人和于大人此言謬矣!李守一案,正如衛大人所說!證據不足,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人親眼見到周明生殺人,也沒有人看見周明生毀尸滅跡,更沒有能直接證明周明生罪行的證據,單以推斷如何定案?!”
“臣附議!”文華殿大學士長孫輔機也站了出來。
他也是刑律高手,但給人的形象一直是笑瞇瞇、胖乎乎的,就如佛門的未來彌勒佛一般。
但是實際上,此人的政治手段絲毫不遜色于李宏毅、于延益,甚至還在錢牧謙之上。
“陛下,大周依法治國!辦案自然應當要按照大周律來,若是因為周明生是皇親,就輕判或者重判,都是一種不公!”
說完長孫輔機還看了楊清源一眼。
“楊少卿以為呢?!”
楊清源沒有說話,單以法理的角度而言,這句話是沒錯的。
既然《大周律》規定了,就該遵守!
如果不滿意,你可以改《大周律》,而不是無視《大周律》去做你想做的事!
這就是分析法學派的觀點之一。
長孫輔機的出現,讓殿內的對抗上升到了一個高度。
兩名閣殿大學士對抗一個大學士和一個都察院正。
這四人已經目前朝中文臣序列的最高級別四人,這四人一旦對抗,便是朝野動蕩!
周帝也不得不慎重處理此事。
“既然大家意見難以統一,那就廷議吧!”
大周朝制,凡朝廷遇有重大政事,或遇有文武大臣出缺,天子必詔令廷臣會議,以共相計議,衡量至當,然后報請天子,取旨定奪,其有關政事得失利弊之研商者,謂之廷議。
一般用廷議的只有立君立儲、遷都、郊祀、典禮、宗藩、漕運邊事等等重大的政務會用到廷議。
但是為了解決現在的困境,周帝決定用廷議。
廷議一般由閣殿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都察院都御史、僉都御史、六科給事中、通政使、大理卿及掌道御史參與。
今日偏殿之中,也基本就是這些人,多了都察院的監察御史,以及六部郎中,通政司左右通政,基本都是四品以上或者握有實權的官吏,算是一次常委擴大會議。
東閣大學士孔勤禮,雖然大學士之名,但天子親旨,研學教學不得參政。
文淵閣大學士錢牧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