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的環境,堅持了更長的時間。
“這具骷髏的骨節曠大、骨質致密,雙手格外粗長,應該是一個千錘百煉的劍擊高手。不知為什么死在了這里。”
江聞瞬間做出了判斷。
木觚上的文字也保存良好,江聞能看出來自不同人的筆跡,林林總總難以盡述,卻不約而同地表現出了一種糾結為難的情緒。
江聞相信能進到這石罅之下的,無不是有大毅力、大機緣、大無畏的超俗之輩。但除了幾個能被猜出身份的人,里面還混進去了不少的謎語人。
平整剖面字數最多,記載著某人察覺各地妖異頻發,聽從精通讖緯天象的好友豫章人雷煥提出計策,兩人謀劃多年,終于元康五年派人盜走宮中兩樣重寶。隨后,兩人又請來咸寧五年在吳越之地遇上的游俠,托他深入武夷山中,務必要抹除妖患。
這個故事寫得隱晦難懂,尤其語句里頻頻提及,假如有人偶然見到這塊木觚,千萬不要貪圖重寶,一定要將它們放在一起——即便不能毀去,也要藏在世人永遠找不到的地方。
“龍光射斗、穿屋飛劍,這人即便不提姓名,也分明是西晉的張華張茂先!”
元化子說過西晉武庫中的王莽頭、高祖劍不翼而飛,當時把守宮內之人便是中書令張茂先。如今看來,這不僅是監守自盜,還是一場掩藏在歷史背后的重要計劃!
張華的計劃似乎是實現了,因為寄托游俠也進入了武夷大山縵亭峰的深處,悄悄死在了石罅之下,可他竭力想要銷毀的東西,又是什么來頭?
木觚另一側的棱面,是江聞有些眼熟的筆跡,描述一位道人察覺到了世間異狀頻發,偶然也進到了這座山洞中。
最終,他似乎糾結于是否要毀掉木觚所說之物,但反復思量后只留下了一行不明所以的文字——“愿飛升于玉闕,必修煉于金丹”!
“這是白玉蟾仙師的字,我在山下崖刻見過……他為何如此糾結?洞中的重寶又是什么?”
再一側的棱面,有一團虬結如濃墨的字跡,江聞費了半天勁才看懂上面的內容。
前面敷衍地寫著自己來這里尋覓長生久視的機緣,后面由于寫的是《山海經·大荒西經》里的記載,江聞才能半猜半背誦地看出“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青蛇,踐兩赤蛇,名曰弇茲”的字樣。
對方可能是覺得字跡已經屬于加密信息,還大剌剌地留下了署名——邋遢道人。
“……張三豐也來過這里?”
疑似張三豐筆跡不遠處,一個彎曲的筆跡毫不相干地寫著生死不二、苦樂殊同的謁語,似乎在冷嘲熱諷著其他人的癡障。
最為不搭邊的,是一段筆跡黏連到令人發指的文字。不知為何說起漢哀帝雖然少美其材、即位忽痿痹,這是先天之疾,和西漢末的巫蠱并無關系,更不能求之于青鳥降真術,最后是以醫者口吻。喟嘆于興衰注定的世事無常。
江聞不知不覺中走出了漢元壽宮香的范疇,就在它詳細端看的時候,四名六甲神將忽然驚慌了起來,咿咿唔唔喊著什么想提醒江聞注意。
此時的北辰星巡行到了高天最高處,石罅忽然產生了巨大的晃動,比仙霧更加濃重的霧氣噴薄而出,劇烈的石頭摩擦聲綿延不斷,那堵尸體枕藉形成的巨竟然有生命般地挪動了起來。
這股仙霧繚繞散去之后,就像是卸了氣的的皮球,潛藏在洞中的元兇終于露出來了。
無數尸體鑲嵌的洞墻不斷蠕動,一面血肉巨墻慢慢向江聞靠近了,身體的僵硬冰冷再一次傳來,他保持著驚愕表情凝視前方,連扭頭不看都是奢望。
嵌在這堵血肉巨墻正中的發光的,是一顆干枯殘缺的單獨頭顱,表面布滿了臘制萎縮和蟲咬刀砍,生前似乎遭受過一系列非人的苛待。
干枯頭顱的脖子以下不翼而飛,卻難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