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是燈塔也有些不太準確,因為它只是在一個小山坡上面,由磚木堆砌成的一座高臺,高臺上面有個火坑,坑上面有個亭子,亭子里裝著幾面大鏡子,可以朝四周投射火光。
林鐵牛抱著一大捆干柴,跟著陳水生走上高臺,然后看著陳水生在火坑里點燃一堆篝火。
隨著火光不斷跳躍,鏡子也跟著發出一閃一閃的光芒,讓人感受到溫暖的同時,也給人一種希望的力量。
似乎只要火光亮著,就永遠不會迷失回家的方向。
隨后,陳水生又拿出從船上帶下來的鐵鍋,架在火坑上面煮粥,接著又用樹枝串起兩條大魚,放在火坑上面烤著。
一邊忙活,他還一邊樂呵呵地笑著說道:“這一次算是沾了你的福氣了,居然能夠釣上來這么多大魚,往常我們可都是隨便弄點干糧對付一頓,哪能吃得那么好啊!”
“陳叔,您言重了,我一條大魚都沒釣著,算哪門子福氣啊!要說沾福氣,那也是我沾了您的福氣,不然我哪能有機會到這大海上看看啊!”
林鐵牛聞言,急忙擺了擺手笑道。
“哈哈!沒事,今天釣不著,明天一定能釣著!等明天一大早咱們就去釣,一直等你釣到為止!”
陳水生有些尷尬地大笑幾聲,然后開口承諾道。
雖然他很想第二天早點趕回家去,把釣到的大魚拿到鎮上賣給水產公司,可是不管怎么說,林鐵牛也是他們公社的客人,不好太過于怠慢了。
“行,那就麻煩您了!”
林鐵牛眉頭一挑,呵呵笑著點頭答應道。
既然陳水生這么熱情,那他也沒必要去拒絕這一份好意。
反正,他也用不著那么快趕回軋鋼廠。
在他們說話間,鐵鍋漸漸發出一陣咕嚕咕嚕的聲響,那兩條大魚也在火苗的烘烤下變得一片金黃,散發出一股鮮香誘人的味道。
陳水生看到大魚快熟了,急忙從衣兜里掏出一小包左料,然后一臉小心翼翼地撒了上去,生怕會浪費一丁點。
林鐵牛看著陳水生的動作,心里并沒有想要笑話的意思。
他知道在陳水生的眼里,恐怕那一整條大魚,都沒有那一小包左料來得那么珍貴。
別看漁民們靠著大海,好像根本不愁吃喝,實則不然。
因為這年頭的捕撈技術并不是很先進,基本上都是依靠經驗和人力來操作,所以并不是每一次出海都能滿載而歸。
再加上他們還得用辛辛苦苦捕撈到的魚獲,去換取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必備的物資,生活壓力還是挺沉重的。
很多時候,漁民們就算捕到一些好東西,自己都根本舍不得吃,全都拿去換錢換糧食了。
這種情況,一直到21世紀,都依然存在著。
想到這些,林鐵牛心里不禁有些感慨。
不管是在哪個年代,也不管是在哪里,絕大多數人活著,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沒過多久,陳水生就把烤好的魚遞了過來,然后又給林鐵牛盛了一碗蛤蜊海鮮粥。
雖然陳水生也不是什么大廚,可是身為一個老漁民,對于烹飪海鮮,簡直就像是與生俱來的本事一樣。
林鐵牛只是咬了一口魚肉,就忍不住沖著陳水生豎起大拇指。
其實,也不是說這魚肉有多么好吃,只是上面有著陳水生這個老漁民所傾注的情感在里面,讓人可以領略到一種屬于大海的原始風味。
就好像每個人記憶深處,那種屬于媽媽的味道,是世界上其他任何食物都不能代替的。
很快,兩條三斤多重的大魚和一鍋蛤蜊海鮮粥就讓林鐵牛和陳水生造完了。
隨后,他們又坐在火坑旁邊,吹著習習海風,有一句沒一句地閑聊起來。
在聊天中,林鐵牛知道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