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欽天監的正副官員一莫籌展時,有人看得津津有味。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翠竹。
翠竹武藝不高,也不會琴棋書畫,但是也有自己的特長,就是她的算術特別了得。
韓丹一張苦瓜臉看著趙平的計算,半天沒有看出一個所以然出來,一張臉變得更加苦瓜了。
他無聊向四周望去,卻發現翠竹眼睛眨也不眨,盯盯看著趙平計算,眼珠子差點從眼眶里面看出。
難道,這個小娘子也精通算術不成?
趙平口有些口干,對著翠竹說道:“你也來計算,孤喝茶。”
秋若水馬上把茶杯遞上,趙平一邊喝茶,一邊看翠竹計算。
這個不是普通的算術,翠竹計算也比較吃力,趙平一邊喝茶,一邊指點。
看到這里,蘇越與韓丹兩人面面相覷,臉色差點變成豬肝色。
他們對于這些蝌蚪文根本就不認識,但是沒有料到竟然被一個小娘子比了下去了。
一炷香時間之后,翠竹擦了擦額頭的汗水。
“安西王,請看看,這個對不?”翠竹小臉通紅,對著趙平小心翼翼地問道。
這個涉及到多元的開方及解方,雖然難度較大,但是她還是計算出來了。
趙平看了看,臉上露出淡淡笑容,點點頭:“不錯。”
說完,趙平在紙片寫了幾十行大寫數字,交給蘇越。
蘇越看到趙平遞過的紙片,看看上面一串又一串的數字。
“這個行吧?”蘇越還是有些茫然地問道。
韓丹卻大喜過望,正色說道:“反正百年過去,就把死馬當活馬醫好了。”
“那好,先試試看。”蘇越臉上露出奸詐笑容。
只要按照這個改裝,如果不行,那丟臉的則是安西王。
想到這里,他仿佛看到趙平失敗的情況,眼里露出殘忍的冷笑。
聽說安西王計算出來結果,工部幾乎轟動了,人人都在議論紛紛。
工部對于水運儀象臺也非常熟悉,但是沒有人敢于嘗試。
這不,百年過去了,竟然有人提出改進方案,而且還是名動天下的安西王。
工部馬上組織工匠,按照趙平的要求,對著計時的關鍵部件擒縱器進行修改。
擒縱器大約有一間小屋子那么大,乃是用銅制作。
水運儀象臺擒縱器是水運儀象臺的控制中心,它由一個安有三十六個受水壺的大樞輪及其附設的一套杠桿裝置組成。
三十六個受水壺,外形如“水斗”,承接來自漏壺的勻速流動的水作為動力驅動樞輪。
它同時又有多重組合的杠桿控制系統,來控制樞輪的轉動,使其作等時間歇式的連續轉動。
它的原理與水車有些相似,就是利用水的壓力,帶去水運儀象臺運轉的。
不同的是,水車只有一個水斗,而它則有三十六個水斗。
重新打造這個擒縱器的難度當然極大,好在趙家莊對于金屬制作相當有經驗。
在趙家莊的工匠幫助之下,本來打造這個擒縱器要一個月,最后竟然只要半月時間。
趙平心里還是有些擔心,畢竟他計算只是理論之值,這個還要看實際運用情況。
看到趙平一臉擔心,蘇越差點笑出聲音出來。
大宋歷經百年時間,還沒有人修好過。
這些人不是是熟手,就是大師,還有狀元,還有宰相,可是沒有人能夠成功。
韓丹單手敲鑼,一聲令下:“開始放水。”
一個官員打開開關,開始放水。
山上的泉水沖擊擒縱器,擒縱器開始轉動起來,帶動計時器咔嚓咔嚓作響,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