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二十二日時,東梁君的家臣尹騭來到東梁,在梁姬面前對東梁君與李郃幾人道:“我已赴元里見過瑕陽君,幸不辱使命,終說得瑕陽君決定棄守合陽邑……”
李郃問尹騭道:“尹老,那不知瑕陽君幾時率那七千守軍奔赴東梁?”
尹騭捋著胡須解釋道:“這恐怕還需要一點時間。……老朽雖說動了瑕陽君,但瑕陽君仍不舍得輕易放棄合陽邑,他承諾,倘若秦軍在攻陷河戎后,貪心不足,順勢向北用兵,進犯合陽與我少梁,介時他便率七千守軍棄合陽而赴東梁,與我等并肩抵抗秦軍。”
李郃聽得連連搖頭。
很顯然,這位瑕陽君心中仍抱有幻想,寄希望于秦國在攻下河戎國后能就此停戰……
然而秦國怎么可能會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東梁君亦是微微搖頭,不過他倒是能夠理解瑕陽君的想法:“合陽邑畢竟是比東梁、臨晉還要繁華的城邑啊……”
沒錯,魏國的合陽邑,正好位于秦、魏、少梁、河戎四國之間,四國的往來商賈都要經過這座城,理所當然是整個河西最為繁華的城邑。
瑕陽君輕易不想讓出合陽,倒也不難理解,換做是少梁,恐怕也不會輕易舍棄。
不過李郃看來,這瑕陽君此舉顯然是優柔寡斷的表現,甚至還顯得有些天真。
當日,除了談到瑕陽君與那七千魏軍的事,李郃亦就坐鎮東梁的大將人選,提出了他的建議:“秦軍若攻我少梁,芝陽、東梁首當其沖,芝陽建于土臺之上,境內多深溝險壑,不利于秦軍攻城,然東梁位于一片平川之上,易攻難守,我猜秦軍必先取東梁,因此當早做準備,放火焚燒周圍丘山上的山林,以拖延秦軍伐木建營……”
東梁君與尹騭深以為然,皆表示贊同。
隨即李郃又說道:“東梁首戰,關乎我少梁舉國的士氣,我推薦翟司馬坐鎮東梁……”
此時東梁君已知翟虎是翟氏一族唯一留在少梁的人,心下對翟虎亦有幾分贊賞,倒也贊同翟虎坐鎮東梁。
可一聽翟虎居然要他親自去請,這老頭的臉頓時就拉下來了,梗著脖子說什么東梁有他就足矣。
最后李郃只得請出梁姬,請梁姬出面去請翟虎。
果不其然,一聽要梁姬出面,東梁君頓時就沒轍了,最終黑著一張臉,將翟虎從芝陽請到了東梁,而芝陽,則改由韋諸率軍鎮守。
九月初,李郃與翟虎制定了堅壁清野的戰術,將芝陽、東梁附近丘山上的山林全部放火燒毀。
而田里的稻谷雖然不舍得燒毀,卻也派士卒一日十二個時辰看守著,一旦發現秦軍入侵,視情況燒毀農田里的稻谷,寧可自損一千也不資敵于秦軍。
然而事實證明,少梁的小心謹慎其實沒有必要,因為秦軍根本就沒有派軍隊來搶糧,從半個月后秦軍的表現來看,秦軍根本沒有將少梁放在眼里。
或許在秦軍主帥嬴虔看來,只要他大軍兵臨少梁,少梁只能乖乖投降。
九月初三,王廙派人從魏國安邑送來一封書信。
為此東梁君召開了一次御前會議,在梁姬面前,對翟虎、尹騭、范鵠、李郃幾人講述了信中內容:“我兒在信中所述,魏國答應派船只為我少梁運輸一批糧食,但軍備方面,魏國只答應撥付三千人的軍備以及五百把弩具……”
饒是李郃心中早已有所預料,聽到這個數字不不禁十分失望。
很顯然,魏國根本不相信少梁能夠抵擋多久。
好在李郃從一開始就沒有將全部希望放在魏國身上,待當日結束御前會議后,李郃便去拜訪了墨踐,視察諸墨家弟子效造弩具的進度——早在八月下旬,他便已拜托墨踐與諸墨者為東梁城打造弩具,如今諸墨者早已仿制出了五十幾把弩具。
修繕的弩具,更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