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八日,就在少梁的春季播種剛剛進入尾聲時,東梁君派人將各城邑的大夫招到了少梁城,商議鹽的問題。
魏國是產鹽國,因為魏國河東有一個著名的鹽池叫做解池,就位于安邑西側不遠處。
這座天賜的鹽池使得魏國從來不必考慮食鹽的短缺,單單這一地出產的食鹽就可以滿足舉國臣民所需,甚至還可以拿來出售于少梁、河戎、韓國、趙國等國。
如今魏國突然斷了供向少梁的鹽,這無疑是對少梁解除附庸關系的一種報復,或者說是威脅與警告。
此前少梁的眾人還以為魏國會派兵討伐少梁,沒想到魏國是以另外一種方式。
事實上不止是鹽的問題,據合陽大夫尹騭派人打探的結果,自魏相公孫衍返回安邑后,安邑就下令舉國斷絕了與少梁在貿易方面的往來。
只不過少梁本來也沒打算從魏國得到什么,再加上又忙于國內的建設,一時間沒察覺到罷了。
但少梁沒察覺,不代表合陽邑沒察覺。
合陽邑作為魏國曾經的邊境大邑,溝通秦國、少梁、河戎、魏國四國,經過這座城的商賈還是非常多的,但現如今,隨著合陽邑被秦國劃給少梁的城邑,魏國全面切斷了與合陽邑的聯系,這就導致合陽邑再也無法與魏國經商。
這讓合陽邑的一些氏族、商賈,甚至是當地百姓都十分不滿。
這些人不敢對秦國、魏國有何怨言,卻將這份不滿傾瀉于少梁,誰讓少梁國小力弱呢?
不夸張地說,若不是秦國的要求,合陽人根本不愿并入少梁國——他們寧可并入秦國都不愿并入少梁這種小國。
“這也不算是一個徹底的壞消息吧?”
東梁大夫范鵠苦笑著說道:“總比魏國派兵討伐我少梁要好。”
聽到這話,眾人也只得苦笑。
或許是因為魏國與趙國的戰爭尚未結束,亦或是魏國忌憚駐軍在臨晉的二十萬秦軍,總而言之,魏國暫時還沒有對少梁用兵的意思,對于少梁而言,這或許是唯一的安慰。
輕嘆一口氣,合陽大夫尹騭皺著眉頭說道:“如范大夫所言,魏國用禁鹽來報復我少梁,確實要比直接派兵討伐好上那么一些,但也是擊中了我少梁的軟肋。……我不知東梁、舊梁、繁龐幾城目前是什么情況,我合陽邑,目前民怨極大,有一撮人暗中挑撥民意,似乎是想要回到魏國治下……”
“魏國的奸細?”李郃平靜地問道。
“或許是?!币s捋了捋胡須道。
平心而論,在座眾人其實都不擔心合陽邑回到魏國治下這個問題,因為秦國是不會允許的,倘若少梁這邊無力解決,搞不好駐軍在臨晉的嬴虔會直接派秦軍鎮壓,‘幫助’少梁鎮壓合陽邑。
而這恰恰就是尹騭所擔心的,他既不希望治下的城邑流血,進一步造成合陽邑與少梁的隔閡,更不希望秦國介入。
“能否與秦國交涉,改從秦國購鹽?”繁龐大夫司馬卓一邊問,一邊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坐在旁邊的秦使樛游。
樛游心下微微一動,開口道:“其實我大秦的鹽,主要也是從魏國、齊國、巴蜀三處購入,國內儲量也不多,但若是少梁提出懇請,在下我國大王還是會答應的。”
只是少梁要為此付出一些代價……對吧?
在座的眾人彼此看了一眼,心知肚明。
此時,王廙插嘴道:“不如試試從齊國購鹽?”
范鵠搖頭說道:“從齊國購鹽,無論走道路還是走水路,都要經過魏國,既然魏國已決心拿禁鹽來報復我少梁,那么他必然不會允許齊國將鹽販至我少梁?!?
王廙覺得范鵠說的也對,皺著眉頭點點頭,又說道:“那……燕國?”
不可否認,燕國也靠海,也出產海鹽,但燕國距離少梁實在太遠了,若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