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將相正文卷第一百四十二章:少梁之墨當晚,在王廙饒有興致的旁觀下,李郃親筆寫下了準備派人送給梁姬的第一封書信,記錄他這幾個月所經歷的、值得稱道的大小諸事。
“寫完了?”
待李郃收筆之后,王廙笑著問道。
“啊,真是要多謝大公子了……”李郃面無表情地回答道。
王廙也不在意李郃話中的諷刺意味,微笑說道:“這可不是什么壞事?!赣H也好,在下也罷,都對子梁寄托厚望,無論是關于我少梁,亦或是關于少君?!?
聽到這話,李郃心中微動。
的確,王廙此舉根本談不上害他,反而是在幫他與梁姬培養感情,這意味著什么,李郃也心知肚明。
“只是一日寫一封信,這未免也太……”他苦笑著搖了搖頭。
王廙聞言笑了出聲,笑著說道:“這事你自己掂量吧,但說實話,少君如今被家父限令呆在宮內學習,終日也沒什么可解悶的,若是能每日收到你的信,想來她會很高興吧?”
“……”李郃無語地朝王廙豎了一個大拇指。
王廙微微一笑,隨即改變了話題,問李郃道:“子梁,聽父親說,你有意助嬴虔反攻河東?”
“唔?!崩钹A點了點頭。
見此,王廙壓低聲音說道:“為何改變主意?你的主張不是維持秦魏的平衡么?”
李郃沒有隱瞞,如實解釋道:“這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首先,魏國至今都不肯承認我少梁的獨立,依舊對我少梁抱持惡意,從長遠來看,這對我少梁十分不利,必須要讓魏國認清我少梁的實力。其次,既然決定要打,我認為不應將戰火燃至本土,你看此次魏韓聯軍反攻河西,秦軍還沒怎么著,倒是我少梁丟了合陽……還好合陽曾經是魏國的舊土,魏韓聯軍倒也不至于在城內屠戮搶掠,但倘若此事發生在東梁、舊梁呢?因此我認為,與其在本土與魏軍作戰,還不如在魏國的土地上與魏軍作戰,如此方不至于影響國內的發展,也不至于有城池遭到破壞?!?
“并非是因為嬴虔的‘利誘’?”王廙好奇問道。
他所說的利誘,即嬴虔許諾河東的城池給少梁,讓少梁協助他攻打魏國河東,這事在少梁眾所周知。
李郃想了想,對王廙透露了實話:“嬴虔的利誘……不能說不心動吧,畢竟去年光是一個合陽,就讓國內增收了不少錢稅與糧稅,若是……”
他并沒有說完,但王廙已明白了他的意思。
很顯然,李郃其實也想趁著此次與魏國作戰,借秦國之力再從魏國啃下一塊肉來。
畢竟少梁在排除元里這個空置的城塞后,如今就只有六座城,單靠這六座城,即使有墨家支持,又哪里及得上幾十城、上百城的大國呢?
其實他也明白,相比較魏國目前對少梁的惡意,其實秦國的潛在威脅更大,因為秦國對外開疆擴土的信念太強烈了,在軍功爵法的刺激下,舉國上下都在支持秦國對外擴張,倘若少梁故步不前,只單純依靠六座城池來發展,那么有朝一日等到秦國對少梁表露惡意時,他少梁絕對無力抵擋。
因此,‘合理’地擴大疆域是必須的。
那什么叫合理呢?
很簡單,即不依靠武力。
比如秦國先前將合陽、元里二地劃給少梁作為賠償,這就不違背墨家主張的‘非攻’——雖然目前魏國還不承認這一點,但李郃會讓魏國承認的。
只要秦、魏兩國都承認了合陽歸少梁所有,那么這座并非通過武力奪取的城池,便真正成為了少梁的城池。
“我聽父親說,國內的墨者似乎并不反對你協助秦軍反攻魏國?是你跟他們說了什么么?”王廙好奇地問道。
在他看來,國內能夠影響墨者的,也就只有李郃了。
“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