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
隨著龍賈夾雜著羞憤的一聲命令,足足兩萬魏軍步卒朝著安邑的東城墻發(fā)起了沖鋒。
而再次期間,四萬魏軍弩手與數(shù)千名秦梁聯(lián)軍的弩手們?nèi)栽诔掷m(xù)那不對等的遠程射擊,直到那兩萬魏軍步卒扛著攻城長梯殺到城下,四萬魏軍弩手這才停止射擊。
“砰!”
第一把攻城長梯架在在城墻下,一群魏卒爭先恐后般攀爬上去,旋即就遭到了少梁弩手們的迎頭痛擊。
在這區(qū)區(qū)十幾步的距離下,少梁打造的強弩盡顯其威力,別說普通魏卒的甲胄,就算是身穿三層厚甲的魏武卒,亦可被弩手們一箭射穿甲胄。
只可惜當世大多都采用扁平的箭簇,箭矢威力有限,除非射中人體要害,否則,即使身中數(shù)箭亦能繼續(xù)作戰(zhàn)的悍卒也不少見。
不管這些悍卒之后能否活下來,至少在這一刻,他們對守城士卒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弩兵退后,步卒上前接戰(zhàn)!”
秦將繆琳大喝一聲,一邊指揮作戰(zhàn)一邊砍殺攀爬上城墻的魏卒。
其余似甘興、荀夏、韋諸、伍康,包括已回到城內(nèi)的李郃與公孫壯,亦是如此。
不得不說秦卒確實勇猛,雖然他們的兵器不如魏軍精良,甲胄也不如魏軍厚實,但論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氣勢,卻還要隱隱勝過魏軍,一個個悍不畏死,死死堵在墻垛后方,饒是魏軍攻勢兇猛,竟也無一人能攻到城上。
只不過這個傷亡戰(zhàn)損就有點讓人詬病了,明明是作為守城的一方,傷亡居然直追作為攻城方的魏軍,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穩(wěn)住!”
看不過眼的李郃一劍砍翻一名試圖攀爬上城墻的魏軍,救下一名險些與敵軍同歸于盡的秦卒,不等那名秦卒一臉心有余悸地向他表示感激,他便朝四周的秦卒大喝道:“放慢步調(diào)、以守為主,先保證自己活下來!……魏軍絕無可能攻上城墻,就算攻上來,我聯(lián)軍亦能將其全部殺死!”
聽到李郃的喊聲,嬴虔、繆琳、公孫壯等人紛紛醒悟過來。
對啊,他們秦梁聯(lián)軍只有十萬,而對面魏軍卻有二十幾萬,這個時候兌子,那肯定是他們吃虧啊。
想到這里,嬴虔立刻下令守城的軍卒放緩步調(diào),莫要再冒險爭著殺敵,轉(zhuǎn)而與攻城的魏軍糾纏。
說白了,就是利用長兵器的優(yōu)勢將對方逼退,能不能殺死攻城的魏卒姑且不論,至少是拖慢了魏軍的攻城節(jié)奏。
于是一度變得白熱化的攻城戰(zhàn),一下子就變了一種畫風:不計其數(shù)的秦軍士卒站在城上,下方則是同樣不計其數(shù)的魏軍,雙方揮舞著長兵器噼噼啪啪地擊打,看似打地激烈,但其實傷亡卻直線下降,遠不如最初那會激烈。
乍一看這般似乎秦軍也沒什么優(yōu)勢,但別忘了,秦軍這邊有弓弩手相助,反觀魏軍這邊,卻因為怕誤傷到友軍而不敢展開齊射,再加上魏軍又沒有便于登城的攻城器械,只要秦軍能夠擋住魏軍的攻城,那么一段時間下來,雙方的傷亡人數(shù)就會逐漸拉開。
這個變化,立刻就被魏軍的主將龐涓捕獲。
明明開場時殺地非常激烈,可秦軍突然一下子換了一種作戰(zhàn)步調(diào),龐涓立刻就察覺到了異樣。
他皺著眉頭說道:“秦軍……意外地冷靜啊。”
作為魏國的新晉上將,龐涓并沒有多少與秦軍交手的經(jīng)驗,論對秦軍的了解遠不如瑕陽君,但即便如此,他也知道秦國軍隊素來就是靠悍不畏死的氣勢莽殺一波,要么勝、要么敗,似眼前這種故意拖著戰(zhàn)場節(jié)奏,說實話不太像傳聞中秦軍的作風。
莫非是少梁將領的建議?
龐涓的腦海中閃過李郃的身影。
雖然他從未見過那個同樣是他魏人出身的少梁將領,甚至因為方才隔得遠,他連李郃的面容都看